粗服亂頭
cū fú luàn tóu
coarse clothes and tangled hair
“粗服亂頭”的成語拼音為:cū fú luàn tóu,注音:ㄘㄨ ㄈㄨˊ ㄌㄨㄢˋ ㄊㄡˊ,詞性: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不加修飾,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裴令公有俊容儀,脫冠冕,粗服亂頭皆好。時人以為玉人。”,基本解釋:粗服:粗布衣服;亂頭:蓬頭亂髮。形容不講究修飾。,例句:明代·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冒頓單于只有十萬人,能吞了十二個國家,這是相當稀罕的事情,豈是粗服亂頭之輩能辦到的?”
拼音 |
cū fú luàn tóu |
注音 |
ㄘㄨ ㄈㄨˊ ㄌㄨㄢˋ ㄊㄡˊ |
詞性 |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不加修飾 |
英文 |
coarse clothes and tangled hair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粗服:粗布衣服;亂頭:蓬頭亂髮。形容不講究修飾。 |
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裴令公有俊容儀,脫冠冕,粗服亂頭皆好。時人以為玉人。” |
例句 |
明代·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冒頓單于只有十萬人,能吞了十二個國家,這是相當稀罕的事情,豈是粗服亂頭之輩能辦到的?”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