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鄶而下
zì kuài ér xià
except so-and-so , none of them was worth a dime
“自鄶而下”的成語拼音為:zì kuài ér xià,注音:ㄗˋ ㄎㄨㄞˋ ㄦˊ ㄒㄧㄚˋ,詞性:作賓語、分句;指不值一提,年代:當代成語,出處:郭沫若《雄雞集·關於大規模蒐集民歌問題》:“太史公的觀點是反統治者的,所以《史記》所提供的史料,比《漢書》可貴,後來的史官更是自鄶而下了。”,基本解釋:表示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評論。同“自鄶以下”。,例句:《史記·管晏列傳》:“堂謂晏曰:‘自鄶而下,願聞所見。’晏荅曰:‘棋局猶百變,況時事乎。’”
拼音 |
zì kuài ér xià |
注音 |
ㄗˋ ㄎㄨㄞˋ ㄦˊ ㄒㄧㄚˋ |
詞性 |
作賓語、分句;指不值一提 |
英文 |
except so-and-so , none of them was worth a dime |
年代 |
當代成語 |
解釋 |
表示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評論。同“自鄶以下”。 |
出處 |
郭沫若《雄雞集·關於大規模蒐集民歌問題》:“太史公的觀點是反統治者的,所以《史記》所提供的史料,比《漢書》可貴,後來的史官更是自鄶而下了。” |
例句 |
《史記·管晏列傳》:“堂謂晏曰:‘自鄶而下,願聞所見。’晏荅曰:‘棋局猶百變,況時事乎。’”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