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取其禍
zì qǔ qí huò
bring misery oneself
“自取其禍”的成語拼音為:zì qǔ qí huò,注音:ㄗˋ ㄑㄩˇ ㄑㄧˊ ㄏㄨㄛˋ,詞性: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處事,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宋·無名氏《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下:“故門高之弒,樂器之焚,亦是自取其禍也。”,基本解釋:取:取得;禍:禍事。自己招來禍事。,例句:戰國時期,齊國有個官員叫魯昔,他為人貪婪好利,經常利用職權謀取私利。有一天,他聽說某地出產一種珍貴的草藥,可以治病延年,於是他悄悄前往那個地方,私自採集了這種草藥,準備販賣賺取鉅額利潤。不料,他不慎被當地人發現,並被捉住。當地人知道他是齊國官員後,將他綁起來送回齊國,向齊國國君訴說他的貪婪之行。齊國國君非常憤怒,立即將魯昔押送到刑場處以極刑。這個故事成為了後人形容自作自受,自取其禍的典型例子。
拼音 |
zì qǔ qí huò |
注音 |
ㄗˋ ㄑㄩˇ ㄑㄧˊ ㄏㄨㄛˋ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處事 |
英文 |
bring misery oneself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取:取得;禍:禍事。自己招來禍事。 |
出處 |
宋·無名氏《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下:“故門高之弒,樂器之焚,亦是自取其禍也。” |
例句 |
戰國時期,齊國有個官員叫魯昔,他為人貪婪好利,經常利用職權謀取私利。有一天,他聽說某地出產一種珍貴的草藥,可以治病延年,於是他悄悄前往那個地方,私自採集了這種草藥,準備販賣賺取鉅額利潤。不料,他不慎被當地人發現,並被捉住。當地人知道他是齊國官員後,將他綁起來送回齊國,向齊國國君訴說他的貪婪之行。齊國國君非常憤怒,立即將魯昔押送到刑場處以極刑。這個故事成為了後人形容自作自受,自取其禍的典型例子。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