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旗臥鼓
yǎn qí wò gǔ
lower one 's banners and muffle one 's drums
“偃旗臥鼓”的成語拼音為:yǎn qí wò gǔ,注音:ㄧㄢˇ ㄑㄧˊ ㄨㄛˋ ㄍㄨˇ,詞性:作謂語、定語、賓語;比喻停止鬥爭等,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梁書·王僧辯傳》:“及賊前鋒次江口,僧辯乃命眾軍,乘城固守,偃旗臥鼓,安若無人。”,基本解釋:原指行軍時隱蔽行蹤,不讓敵人覺察。現比喻事情終止或聲勢減弱。同“偃旗息鼓”。,例句:慎列樹三棚,相去數里,~。於中柵聲鼓,三柵悉兵以擊,賊眾大亂。★《舊唐書·伊慎傳》
拼音 |
yǎn qí wò gǔ |
注音 |
ㄧㄢˇ ㄑㄧˊ ㄨㄛˋ ㄍㄨˇ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賓語;比喻停止鬥爭等 |
英文 |
lower one 's banners and muffle one 's drums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原指行軍時隱蔽行蹤,不讓敵人覺察。現比喻事情終止或聲勢減弱。同“偃旗息鼓”。 |
出處 |
《梁書·王僧辯傳》:“及賊前鋒次江口,僧辯乃命眾軍,乘城固守,偃旗臥鼓,安若無人。” |
例句 |
慎列樹三棚,相去數里,~。於中柵聲鼓,三柵悉兵以擊,賊眾大亂。 ★《舊唐書·伊慎傳》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