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偃武息戈

yǎn wǔ xī gē
Yanwuxige
“偃武息戈”的成語拼音為:yǎn wǔ xī gē,注音:ㄧㄢˇ ㄨˇ ㄒㄧ ㄍㄜ,詞性: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後漢書·公孫述傳》:“囂(隗囂)不及此時推危乘勝,以爭天命,而退欲為西伯之事,尊章句,賓友處士,偃武息戈,卑辭事漢,喟然自以文王復出也。”,基本解釋:停息武備,不事戰爭。,例句:唐朝杜甫《橫渠詩社雪夜寄盧闢之》:“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拼音 yǎn wǔ xī gē
注音 ㄧㄢˇ ㄨˇ ㄒㄧ ㄍㄜ
詞性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英文 Yanwuxige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停息武備,不事戰爭。
出處 《後漢書·公孫述傳》:“囂(隗囂)不及此時推危乘勝,以爭天命,而退欲為西伯之事,尊章句,賓友處士,偃武息戈,卑辭事漢,喟然自以文王復出也。”
例句 唐朝杜甫《橫渠詩社雪夜寄盧闢之》:“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偃武櫜兵
下一個成語: 偃武興文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偃兵修文停止武事,振興文教。同“偃武修文”。
  • 偃革倒戈指停息武備,不事戰爭。
  • 偃革尚文停息武備,注重文教。
  • 偃革為軒指停息武備,修治文教。
  • 偃甲息兵甲:古代作戰時穿的護身服。兵:兵器。停止戰爭。
  • 偃旗僕鼓原指行軍時隱蔽行蹤,不讓敵人覺察。現比喻事情終止或聲勢減弱。同“偃旗息鼓”。
  • 偃旗臥鼓原指行軍時隱蔽行蹤,不讓敵人覺察。現比喻事情終止或聲勢減弱。同“偃旗息鼓”。
  • 偃旗息鼓偃:仰臥,引伸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軍時隱蔽行蹤,不讓敵人覺察。現比喻事情終止或聲勢減弱。
  • 偃鼠飲河比喻所需極有限。
  • 偃武崇文停息武備,崇尚文教。
  • 偃武覿文停止武事,振興文教。同“偃武修文”。
  • 偃武櫜兵停息武備,不事戰爭。同“偃武息戈”。
  • 偃武息戈停息武備,不事戰爭。
  • 偃武興文停止武事,振興文教。同“偃武修文”。
  • 偃武行文停止武事,振興文教。同“偃武修文”。
  • 偃武休兵停息武備,不事戰爭。同“偃武息戈”。
  • 偃武修文偃:停止;修:昌明,修明。停止武事,振興文教。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