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首帖耳
tuǒ shǒu tiē ěr
to willingly submit to punishment
“妥首帖耳”的成語拼音為:tuǒ shǒu tiē ěr,注音:ㄊㄨㄛˇ ㄕㄡˇ ㄊㄧㄝ ㄦˇ,詞性:動賓結構,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最早出現在《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中。“若遇陛下,當如鼻犯腦,手摧干將劍也。始解布衣時,司徒闕在,當補之,即補東宮衛士,與臣俱在殿下,終日但聞陛楯郎論鬥聲,臣言:‘陛下何須高宮室,好觀聽乎?’使謁者言:‘宮室未定,急難消日。’當此之時,臣獨即殿,請且止乘輿所止宿哉。”,基本解釋:猶言俯首帖耳。形容非常馴服恭順。,例句: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我軍勤務已妥首帖耳。”
拼音 |
tuǒ shǒu tiē ěr |
注音 |
ㄊㄨㄛˇ ㄕㄡˇ ㄊㄧㄝ ㄦˇ |
詞性 |
動賓結構 |
英文 |
to willingly submit to punishment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猶言俯首帖耳。形容非常馴服恭順。 |
出處 |
最早出現在《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中。“若遇陛下,當如鼻犯腦,手摧干將劍也。始解布衣時,司徒闕在,當補之,即補東宮衛士,與臣俱在殿下,終日但聞陛楯郎論鬥聲,臣言:‘陛下何須高宮室,好觀聽乎?’使謁者言:‘宮室未定,急難消日。’當此之時,臣獨即殿,請且止乘輿所止宿哉。” |
例句 |
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我軍勤務已妥首帖耳。”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