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有耳
qiáng yǒu ěr
The wall has ears
“牆有耳”的成語拼音為:qiáng yǒu ěr,注音:ㄑㄧㄤˊ ㄧㄡˇ ㄦˇ,詞性:作賓語、定語、分句;指小心秘密洩漏,年代:古代成語,出處:語出《詩·小雅·小弁》:“君子無易由言,耳屬於垣。”《管子·君臣下》:“古者有二言:牆有耳,伏寇在側。牆有耳者,微謀外洩之謂也。”,基本解釋:比喻秘密易於外洩。同“隔牆有耳”。,例句:明代·馮夢龍《善惡有報》:“這個塗尚書不過四五歲的孩子,怎會記得得了金銀財物,又怎會知道里頭有善有惡的事,那麼能肯定那孩子這句話定是牆有耳呀?”
拼音 |
qiáng yǒu ěr |
注音 |
ㄑㄧㄤˊ ㄧㄡˇ ㄦˇ |
詞性 |
作賓語、定語、分句;指小心秘密洩漏 |
英文 |
The wall has ears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比喻秘密易於外洩。同“隔牆有耳”。 |
出處 |
語出《詩·小雅·小弁》:“君子無易由言,耳屬於垣。”《管子·君臣下》:“古者有二言:牆有耳,伏寇在側。牆有耳者,微謀外洩之謂也。” |
例句 |
明代·馮夢龍《善惡有報》:“這個塗尚書不過四五歲的孩子,怎會記得得了金銀財物,又怎會知道里頭有善有惡的事,那麼能肯定那孩子這句話定是牆有耳呀?”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