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斷八續
qī duàn bā sù
Break in pieces
“七斷八續”的成語拼音為:qī duàn bā sù,注音:ㄑㄧ ㄉㄨㄢˋ ㄅㄚ ㄒㄩˋ,詞性:作定語、狀語;用於書面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秦並六國平話》卷中:“應榮聖刀頭引舉三軍喊殺,秦兵敗走,東砍西伐,七斷八續。”,基本解釋:①形容散亂,不相照應。②斷接之處甚多。形容十分破爛。,例句:穿一頂千補百衲藏形襖,系一條七~勒身絛。★《北宮詞紀·醉太平嘆子弟》
拼音 |
qī duàn bā sù |
注音 |
ㄑㄧ ㄉㄨㄢˋ ㄅㄚ ㄒㄩˋ |
詞性 |
作定語、狀語;用於書面語 |
英文 |
Break in pieces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①形容散亂,不相照應。②斷接之處甚多。形容十分破爛。 |
出處 |
《秦並六國平話》卷中:“應榮聖刀頭引舉三軍喊殺,秦兵敗走,東砍西伐,七斷八續。” |
例句 |
穿一頂千補百衲藏形襖,系一條七~勒身絛。 ★《北宮詞紀·醉太平嘆子弟》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