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黃麻紫泥

huáng má zǐ ní
Ephedra purpuree
“黃麻紫泥”的成語拼音為:huáng má zǐ ní,注音:ㄏㄨㄤˊ ㄇㄚˊ ㄗˇ ㄋㄧˊ,詞性: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明·邵璨《香囊記·褒封》:“聖明朝褒功尚賢,黃麻紫泥丹鳳傳,仙槎使節來九天。”,基本解釋:皇帝的文告,用黃麻紙書寫,用紫泥封緘,故稱。,例句:唐代·杜牧《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拼音 huáng má zǐ ní
注音 ㄏㄨㄤˊ ㄇㄚˊ ㄗˇ ㄋㄧˊ
詞性 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英文 Ephedra purpuree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皇帝的文告,用黃麻紙書寫,用紫泥封緘,故稱。
出處 明·邵璨《香囊記·褒封》:“聖明朝褒功尚賢,黃麻紫泥丹鳳傳,仙槎使節來九天。”
例句 唐代·杜牧《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黃壚之痛
下一個成語: 黃鐘大呂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泥車瓦馬比喻沒有實際用處的東西。
  • 泥船渡河坐泥土做的船過河。比喻非常危險。
  • 泥多佛大泥土越多,佛像就塑得越大。比喻底子厚或增加進來的多成就就大。
  • 泥金萬點指菊花名。
  • 泥牛入海泥塑的牛掉到海里。比喻一去不再回來。
  • 泥蟠不滓盤繞在泥裡而沒有被汙染。比喻人不得志但不喪失節操。
  • 泥菩薩過江表示連自己也保不住,更談不上幫助別人。
  • 泥沙俱下指在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隨著水一起衝下。比喻好人和壞人混雜在一起。
  • 泥塑木雕指泥做的和木頭雕的偶像。比喻人的表情和舉動呆板。
  • 泥中隱刺比喻說話中帶著譏諷。
  • 泥豬疥狗比喻卑賤或粗鄙的人。
  • 泥豬癩狗比喻卑賤或粗鄙的人。同“泥豬疥狗”。
  • 泥豬瓦狗比喻卑賤或粗鄙的人。同“泥豬疥狗”。
  • 泥足巨人比喻實際非常虛弱的笨大東西。
  • 泥古不化泥:拘泥,固執。拘泥於古代的成規或古人的說法而不知變通。
  • 泥古非今拘守古代的而否定當今的。形容崇尚陳規舊法,貶低新鮮事物。
  • 泥古拘方拘守成規、舊說而不知變通。
  • 泥名失實拘守空名,不求實際。
  • 泥而不滓染而不黑。比喻潔身自好,不受壞的影響。泥,通“涅”。染黑。滓,通“緇”。黑色。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黃塵清水比喻變化迅速。
  • 黃道吉日迷信的人認為可以辦事的吉利日子。
  • 黃耳傳書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後比喻傳遞家信。
  • 黃髮垂髫黃髮:老年人頭髮由白轉黃;垂髫:古時單童子未冠者頭髮下垂。指老人與兒童。
  • 黃髮兒齒比喻人長壽。
  • 黃髮駘背指長壽的老人。後亦泛指老年人。同“黃髮臺背”。
  • 黃髮臺背指長壽的老人。後亦泛指老年人。黃髮,指老年人頭髮由白轉黃。臺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鮐魚背。臺,通“鮐”。
  • 黃髮鮐背黃髮:老年人頭髮由白轉黃,後常指老年人。鮐背;鮐魚背上有黑斑,老人背上也有,因常借指老人。指長壽老人,也泛指老年人。亦作“黃髮臺背”、“黃髮駘背”。
  • 黃風霧罩猶言不守本分,胡亂行事。
  • 黃幹黑廋面容憔悴的樣子。
  • 黃公酒壚壚:酒肆放置酒罈的土臺子,借指酒店,酒館。又見到了黃公開的那個酒館。比喻人見景物,而哀傷舊友,或作為傷逝憶舊之辭。
  • 黃冠草服粗劣的衣著。借指平民百姓。有時指草野高逸。
  • 黃冠草履粗劣的衣著。借指平民百姓。有時指草野高逸。同“黃冠草服”。
  • 黃冠野服粗劣的衣著。借指平民百姓。有時指草野高逸。同“黃冠草服”。
  • 黃河水清黃河之水常年混濁,如果變得清澈則被視為祥瑞的徵兆。也比喻罕見的、難得的事情。
  • 黃花晚節黃花:菊花;晚節:晚年的節操。比喻人晚節高尚。
  • 黃齏白飯指粗惡的飯食。
  • 黃齏淡飯指粗惡的飯食。同“黃齏白飯”。
  • 黃金時代指人一生中最為寶貴的時期。也指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期。
  • 黃金時間指廣播電視在一天中收聽、收視人數最多的時間。
  • 黃金世界形容美好完善的境地。
  • 黃金鑄象鑄:鑄造。用黃金鑄造人像。表示對某人的敬仰或紀念。
  • 黃卷青燈黃卷:古代書籍用黃低繕寫,因指書籍;青燈:油燈發青色的燈光,指油燈。燈光映照著書籍。形容深夜苦讀,或修行學佛的孤寂生活。
  • 黃卷幼婦“絕妙”二字的隱語。
  • 黃絹幼婦“絕妙”二字的隱語。
  • 黃口孺子黃口:兒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譏諷別人年幼無知。
  • 黃口小兒黃口:兒童;小兒:小孩子。常用以譏諷別人年幼無知。
  • 黃樑美夢黃米飯尚未蒸熟,一場好夢已經做醒。原比喻人生虛幻。後比喻不能實現的夢想。
  • 黃梁一夢黃米飯尚未蒸熟,一場好夢已經做醒。原比喻人生虛幻。後比喻不能實現的夢想。
  • 黃粱美夢黃粱:小米。比喻虛幻不能實現的夢想。
  • 黃粱一夢黃粱:小米。比喻虛幻不能實現的夢想。
  • 黃龍痛飲指徹底擊敗敵人,歡慶勝利。
  • 黃壚之痛壚:放酒甕的土墩子;黃壚:黃公酒壚;痛:悲痛。收集亡友的話。
  • 黃麻紫泥皇帝的文告,用黃麻紙書寫,用紫泥封緘,故稱。
  • 黃鐘大呂黃鐘:我國古代音韻十二律中六種陽律的第一律。大呂:六種陰律的第四律。形容音樂或言辭莊嚴、正大、高妙、和諧。
  • 黃鐘譭棄黃鐘:黃銅鑄的鐘,我國古代音樂有十二律,陰陽各六,黃鐘為陽六律的第一律;毀:毀壞;棄:拋棄。比喻賢人遭受擯斥。
  • 黃鐘譭棄,瓦釜雷鳴黃鐘被砸爛並被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於高位。
  • 黃鐘瓦釜瓦釜:泥土燒成的大鍋,用作樂器,音調最為低。比喻高雅優秀的或庸俗低劣的;賢才和庸才。
  • 黃鍾譭棄比喻賢才不用。
  • 黃鍾瓦缶比喻藝術性較高和較低的文藝作品。
  • 黃麻紫書皇帝的文告,用黃麻紙書寫,用紫泥封緘,故稱。同“黃麻紫泥”。
  • 黃茅白葦連片生長的黃色茅草或白色蘆葦。形容齊一而單調的情景。
  • 黃綿襖子比喻冬天的太陽。
  • 黃袍加身五代後周時,趙匡胤在陳橋兵變,部下諸將給他披上黃袍,擁立為天子。後比喻發動政變獲得成功。
  • 黃袍加體比喻發動政變獲得成功。同“黃袍加身”。
  • 黃皮刮廋形容面黃肌瘦的樣子。
  • 黃皮寡廋形容面黃肌瘦的樣子。同“黃皮刮廋”。
  • 黃旗紫蓋天空中出現狀如黃旗紫蓋的雲氣。舊為皇帝出世的徵兆。
  • 黃泉之下黃泉:指地下之泉,人死埋於地下。指人死後埋葬的地方。
  • 黃雀伺蟬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後面正要吃它。比喻禍事臨頭還不知道。
  • 黃雀銜環黃雀銜著銀環以報答恩人。指報恩。
  • 黃雀在後比喻伺機從後面襲擊,也比喻有後顧之憂。
  • 黃人捧日比喻朝政清明,國力強盛。同“黃人守日”。
  • 黃人守日用以比喻朝政清明,國力強盛。
  • 黃臺之瓜黃臺:指《黃臺瓜辭》,為唐李賢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黃湯淡水泛指飲食。同“黃湯辣水”。
  • 黃湯辣水泛指飲食。
  • 黃天焦日猶大天白日。指白天。
  • 黃童白顛泛指老人與孩子。同“黃童白叟”。
  • 黃童白叟黃髮兒童,白髮老人。泛指老人與孩子。
  • 黃童皓首泛指老人與孩子。見“黃童白叟”。
  • 黃楊厄閏黃楊:樹木名;厄:困苦;閏:閏年。舊時傳說,黃楊木難長,遇到閏年,非但不長,反而會縮短。比喻境遇困難。
  • 黃鐘長棄比喻賢才不用。同“黃鍾譭棄”。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