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旗紫蓋
huáng qí zǐ gài
symbol of the emperor
“黃旗紫蓋”的成語拼音為:huáng qí zǐ gài,注音:ㄏㄨㄤˊ ㄑㄧˊ ㄗˇ ㄍㄞˋ,詞性:作賓語、定語;舊為皇帝出世的徵兆,年代:古代成語,出處:《三國志·吳志·孫皓傳》:“三年正月晦。”裴松之注引《江表傳》:“黃旗紫病見於東南,終有天下者,荊、楊之君乎?”,基本解釋:天空中出現狀如黃旗紫蓋的雲氣。舊為皇帝出世的徵兆。,例句:明朝·羅貫中《三國演義》:“敕書諭益州劉備曰:前者朝廷喪亂,黃旗紫蓋,公認門下,已親榮蒙。”
拼音 |
huáng qí zǐ gài |
注音 |
ㄏㄨㄤˊ ㄑㄧˊ ㄗˇ ㄍㄞˋ |
詞性 |
作賓語、定語;舊為皇帝出世的徵兆 |
英文 |
symbol of the emperor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天空中出現狀如黃旗紫蓋的雲氣。舊為皇帝出世的徵兆。 |
出處 |
《三國志·吳志·孫皓傳》:“三年正月晦。”裴松之注引《江表傳》:“黃旗紫病見於東南,終有天下者,荊、楊之君乎?” |
例句 |
明朝·羅貫中《三國演義》:“敕書諭益州劉備曰:前者朝廷喪亂,黃旗紫蓋,公認門下,已親榮蒙。”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