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悟人生真諦,感受自身成長

2024-04-21 5 [ 初一作文 ]

李白曾經說過:“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馬雅可夫斯基也說過:“要痛飲人生的滿杯。”瞧二人多瀟灑,卻只為“人生就像一場夢。”

有人說:“人生莫過於活一場。”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人生的意義在哪?吃、喝、玩、樂嗎?不!君子不這麼想。這一星期我們新學了一篇文言文《愛蓮說》,“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君子鄙棄貪圖富貴、追名逐利的世態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潔身自好的美好情操。而喜歡牡丹的庸俗之人則受到作者的否定,唯獨不同的則是菊花,雖然沒有得到作者的全盤否認,但是它是一個隱逸者,它永遠沒有君子那樣面對現實,正視現實,因此在人生態度上“君子”稍勝一籌。

在20世紀30年代的前蘇聯,在十月革命前後的日子,吃不飽,穿不暖,還飽受欺凌,但就有人能夠站得起來,而且站的更高,站得更遠。他就是偉大的布什維克主義。奧斯特洛夫斯基在生命接近尾聲時,為世人留下了一個不折不撓的英雄形象。他就是平凡而又偉大的保爾柯察金。“鋼鐵是在熊熊大火和驟然冷卻中煉成的只有這樣他才能夠成為堅硬的,什麼都不懼怕,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這樣的鬥爭中、在艱苦的考驗中鍛煉出來的,並且學會了在生活面前不頹廢。”鋼鐵代表布什維克人,而熊熊大火和驟然冷卻則是帝國主義的剝削者,正是在兩者的相互作用下促進了布什維克的堅強,而正因為這樣,保爾的一生才不會碌碌無為,相反,保爾卻不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他的人生卻很充實,他的一生都投入了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和自由而奮鬥!因此在人生行動上“保爾”無不令人佩服。

人生雖然要過得有意義,但總免不了悲慘。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國下層人民正是如此。在高爾基的《童年》中,記述阿廖沙周圍所處的環境,向世人展現出了人生的低谷。相比之下,那些富人的生活讓人羨慕,但是我認為那些窮人並不都那麼天天苦惱,就好像阿廖沙在新搬的家時和小夥伴們得到勞動成果的愉快情形。因此,人生的意義上“阿廖沙”則顯現出‘窮人也可以更開心”。

經典,世人皆頌。人生,世人皆有。在經典中感受人生,在人生中感受經典。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