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愁

2024-04-21 5 [ 初一作文 ]

確然,她清靜若水,多愁的言語裡使人不勝淒涼,她的詩詞多是那分離之苦,相思之痛的哀傷,於是,構成一種冷雨黃昏的意境,渲染得無限悲慼。

她是,李清照。

新月隱雲笑,嬌紅帶露羞。

這是她“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羞怯。正是豆蔻年華的妙齡少女,倚門而立,眼中含笑,滿是對未來的嚮往與憧憬。想來,少時的李清照定也如此柔弱美好。

歡。

寒風無情過,百花斷腸殘。

幾度春秋已逝,花兒開的更加嬌豔,卻無法逃脫與風共舞的宿命。一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用這種不經意般的無奈,她寫出的何止是委婉的惜春,那更是李清照嘆息歲月流逝的哀怨。

傷。

一抹胭脂惆悵紅,銅鏡猶映舊時容。

時光褪去了往日的笑容,只剩下悠悠的往事長存心頭。夜裡的秋風涼如舊,她只不過是個弱女子,怎能承受起國破家散,親人分離的痛苦。她又能如何掩飾,只有佇立風中,悽悽吟誦“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嘆。

曉月殘破夢未圓,柴蕭浮影泛輕舟。

戰亂就像是一場災難,將她短暫的幸福化為烏有。她一個人獨處這陌生的地方,心裡只剩愁。當相見一面成為奢侈的願望,她只嘆世事的不定;當問候一句成為無法實現的追求,她只怨命運的多變。思念之苦,有誰可解?“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怕只有那數年不變的落花如舊。

苦。

紅花將殘,簾裡怨人嘆。

當花兒又一次落盡,李清照早已不是早年羞怯的少女,而成了年近半百的婦人。自然,那輕巧的小舟亦“載不下,許多愁。”李清照的一生終在尋尋覓覓的幸福中,卻只得到冷冷清清的孤獨。唉!“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愁。

梧桐細雨裡,昏暗的花燭暗暗的透出幾絲光亮,照著孤寂的身影。可嘆如此奇女子,一生歷經太多的坎坷曲折,怨不得她如此的多愁。

當人生歸於落幕時,這個滿腹憂愁的奇女子,又該如何在風燭殘年裡,寫出一片的悽風苦雨?

就像黃花,李清照生如靜水,逝如此愁。淚隨水流。

終了。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