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很奇怪吧?小孩子家家怎麼會喜愛古詩文?那些常常把人弄得暈頭轉向的“之”、“乎”、“者”、“也”有什麼樂趣?其實不然,只要你有耐心並深入地探究它,你就會發現古詩文中不僅博大精深,更是會讓人其樂無窮。
我是從8歲起才真正愛上古文的,那是我上三年級的時候。記得那年中秋的晚上,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坐在樓頂的陽臺上欣賞月色,我們興致勃勃地比賽背誦古詩。嘿!那可是我的強項,我理所當然地勇奪第一!媽媽不服氣了,她對我說:“兒子,你能背誦那麼多的古詩,但你知道詩中的意境嗎?”“意境?那是什麼?”媽媽得意地說“你閉上眼睛,媽媽給你畫一幅畫。”於是,她開啟了我想像的翅膀,給我講了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中,黃四孃家繁花似錦、落英繽紛、蝶舞鳥鳴的盎然春色;給我講了杜牧《山行》中悠悠寒山小路、嫋嫋白雲掩映、似豔豔紅花的楓葉後露出的山上人家的尖尖屋翎;還講了柳宗元《江雪》中特立獨行、凌寒傲雪、悠然自得的老漁翁……那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在我腦海中開啟,有的五彩繽紛,媽媽說那是油墨畫;有的淡淡的,好象只有黑白色,媽媽說那是水墨畫。噢,原來詩中除了字、詞、句外,還有那麼美的畫啊?從此,我愛上了古詩文。
透過學習,我從古文的字裡行間感受著其中的色、聲、義:從《木蘭詞》中感受著古戰場的金戈鐵馬和花將軍的英雄本色、兒女柔情;從《出師表》中感受著諸葛亮的鞠躬盡瘁、赤膽忠心;從《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感受周瑜的運籌帷幄、英姿勃發和蘇軾對周瑜的衷心折服、惺惺相惜;從《沁園春雪》感受毛澤東的雄才大略、豪情滿懷;從《琵琶行》的“大珠小珠落玉盤”感受古詩的美妙音律;從《師說》中學會了“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從《賣油翁》中學會了任何事做得完美“無他,唯手熟爾”;從《愛蓮說》中學會了清白做人,出泥不染……
中國古代精妙的文體讓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精萃和無限美好,使我深深地愛上了古詩文。同學們,大家一起來用心感受吧,讓我們放聲地誦讀傳統經典,讓博大精深的中華古詩文化伴隨我們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