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的爺爺家有一個櫃子,那櫃子已十分老舊,表面的木紋如同皺紋一般,這裡面裝著的,也是和它一樣老舊的記憶。
我開啟了第一個抽屜,看到幾張略微發黃的小紙片。仔細一看,那是幾張貨幣,約莫是七十年代的,都是幾分的面值,其中的一張上清楚地印著一架準備起飛的飛機,同樣渺小,卻似乎承載著莫大的希望。突然想起父親不厭其煩地和我講了多次的故事,那時這些貨幣的價值,對於孩子們來說:幾分錢承載著他們的欣喜,幾十元錢承載著他們的教育或未來。現在,這些個希望已經變成了現實,人們大都不必再猶豫地揉捏著發黃的鈔票,每個人的貨幣,每個人的人生都已染成彩色。
我開啟了第二個抽屜,看到幾本發黃的書。其中一本是《讀者文摘》,另外幾本的書皮已壞了,如同暮年的老人一樣互相依靠著。我翻看了一下那本書,文字依舊和今日的《讀者》一樣吸引人,比較之下,它記錄的更多是實用的知識而非哲學。這些書大概是父親的,它們也許陪伴了他很久,我還能分辨出書上的筆記。父親也和我提過書,不過說的不是這些書,而是他小時候酷愛的小人書,常常一看就愛不釋手,看了幾遍也不膩。想想那小書怎會給他如此大的樂趣,也許只有他知道。再一想,我不知道爺爺看過什麼書,那時候大概沒什麼書吧,或是說也買不起書,讀不起書。家裡現在的書櫃放得滿滿的,還有不斷新買來的書充塞進來。父親和我最喜歡去逛書店,那裡有數不清的書,顏色與內容都要比以前的書更鮮豔,更豐富。這十幾年間,人們買書容易了,可買的書也多了。
我開啟了最後一個抽屜,看到一張貼畫,展開一看,那是毛主席的畫像,他似乎有所感慨,雙眼望著遠方。他在望什麼?他望見了儲藏室裡堆得滿滿的稻穀嗎?他望見了山村裡不斷拔起的嶄新樓房了嗎?他望見了遠處纏繞在山間的平整的公路嗎?他望見了劃過山野上空的飛機了嗎?畫像曾經被貼在爺爺家的客廳中央,毛主席望著周圍,還有遠處的一切。那時,毛主席望見的是一個困難時代下艱難的家庭,他們辛勤勞動的所獲也許只是幾張皺摺的幾分面值的紙幣,他們的生活中連書也是奢侈品。如今很多年過去了,毛主席靜靜地臥著,當我開啟他時,也許他驚呆了吧,陽光馬上照亮了他的雙眼,他望到了復興的大地。爺爺家客廳又換了一張毛主席的畫像,同樣是凝望,卻多了欣慰的笑容。
合上了櫃子的三個抽屜,我想,這裡存放著的是爺爺最珍貴的東西吧。它們,見證了爺爺和鄉親們跟著毛主席、跟著黨,一步步過上美好生活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