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我一直嚷嚷著要吃小籠包子,可媽媽太忙,總沒時間給我做。這一天媽媽帶回一個好訊息,我們先鋒社團要去開封百年老店“天下第一樓”去體驗生活。
第二天下午,我們在包公湖畔集合,出發到第一樓小籠包子加工廠,走到樓道就聞到一股股肉餡兒地香氣,我禁不住嚥了一口口水,推開屋門,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只見白茫茫的一片,疑是開滿了白色的小菊花,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個個漂亮的小包子,排得整整齊齊的,密密麻麻的,好像是在軍訓一樣。抬頭再看包包子的阿姨,手靈巧的轉動著,幾秒鐘像變戲法一樣手中就出現了一朵白菊花,我都看呆了。這時帶隊的阿姨給我們講起第一樓的歷史。“中華老字號”——“開封第一樓”是一傢俱有有悠久歷史的百年老店,其經營的“第一樓小籠包子”更是用料考究,製作獨到,薄皮大餡,灌湯流油,軟嫩鮮香,肥而不膩的風味特點和“提起像燈籠,放下似菊花”的優美形狀令人傾倒被譽為“中州膳食一絕”。阿姨還給我們講了怎樣吃灌湯小籠包的訣竅,要先開天窗,後吸湯,滿口香,你懂嗎?自己品味吧!
看了一會兒,我們都忍不住動起手來,阿姨說包子要包18-24個摺,我手拿麵皮自言自語的說道包包子還有那麼多講究,能吃不就行了。用小勺挖了一勺餡小心地放到麵皮裡,學著阿姨的動作包了起來,就像摺扇子一樣,說著容易做著難,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把包子包圓了,上面也沒口,我用手指頭鑽了一個天窗,唉!真不容易。再看其他同學的,也是五花八門的,只有羅雯慰包的好看些。我們又參觀了包子的儲存過程,來到一個超大的冰櫃前,只見阿姨把後門開啟,把一盤盤的包子傳進冷櫃裡,另一個阿姨在前門抽出一盤盤凍得硬邦邦的小籠包,好神奇,只一會兒功夫包子就凍好了,冰冰涼涼的裝在袋子裡,就可以出售了。我看著這些令人眼饞的小包子輕聲的對媽媽說我好想吃。
活動結束了,收穫可真不小,知道了家鄉小籠包的歷史以及製作工藝。回到家我終於可以如願以償的飽飽口福了。蒸好的小籠包一個個白生生。皮薄薄的,裡面好像有一包汁水在,小巧玲瓏的,形似寶塔呈半透明狀,晶瑩透黃,寶塔頂上一陣香氣隨風四溢,我被這香氣燻得如痴如醉了,真恨不得把蒸好的小籠包一口吞掉,吃了一個又一個,吃的滿口留香,不住稱讚:“美!真是美味之極。”
作為開封人,能擁有這樣的中華美食,是我們的驕傲,讓我們一起來為一樓的未來加油:“一樓,一樓,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