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雨再接著幾場秋風,菊花開了,菊在籬笆外開,這是最大眾經典的一種開法,歷來入得詩文中的菊花都是以這副模樣開著的,一大叢一大叢的挨著籬笆外。晉代陶淵明隨口吟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幾乎成了菊花的名片,以至於後來的人們一想到籬笆就可以聯想到菊花,陶淵明大概不會想到他能夠被千秋萬代的人記住吧,很大程度上都得益於他家籬笆外的那一種菊花。
我所熟悉的菊花卻不在籬笆外,他在學校附近的人民公園內,每當九月份出的時候,人們都會去人民公園欣賞野菊花,野菊花開的隨意又隨性與隨意。鄉村裡的人們見慣了這樣的花,並不以為意。他們在秋天外的原野上的收穫,播種埋下來年的期盼,九月份的時候扶老攜幼都來東湖公園上去看菊花展。有的看到滿片都是菊花,駐足片刻就走了,有的痴迷如斯,看一宿才戀戀不捨地離開。有的在討論菊花的類別,甚至還有那些對花別有研究的學生,有學識的人也來記下那些他所見過的野菊花。有的人說,這輩子能夠看到這麼多美麗而又清秀的野菊花是多麼幸福啊!
人家的屋簷下也生長著菊花盛開時。一從鵝黃,另一種還是鵝黃,老人摘了它們,曬乾了做菊花茶,清涼可口。聽說收集菊花還能做菊花枕,明目養生。我曾經在暗地裡偷偷做過,但一直沒有成功。
揭開菊香的盛宴,菊香充滿整個人民公園閃爍著一種斑斕的華彩。丹青手筆不離菊花的風姿。濃密的菊花裡充滿著一股大自然與人情相結合的土地的氣息,菊花雖然外表平平,但是它卻有著自強不息的精神,它的優點多的數不清。
時光飛逝,歲月如光速般過去,曾經那充滿芳香的菊花香已經快要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