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訂書機很老了。
他鐵質的外殼已經鏽跡斑斑,橡膠底座也在慢慢發黃,是帶著歲月流逝的侵蝕嗎?
偶然一天,我讓媽媽幫我訂好我的學習資料時,拿出了這臺訂書機。他和現在的訂書機有所不同,整個訂書機都是用金屬製造的,顯得格外紮實。訂資料時每訂一次的特有的響聲,一聲就是一枚訂書針釘入紙張,讓你感受到上世紀90年代初的人的那種淳樸。不像現在的訂書機,可能比它漂亮,可能比它輕便,可絕不比它實用。
媽媽告訴我,這是她讀高中時買的,那時學習任務重,為了裝訂複習資料更加方便,就買了這臺訂書機。它陪伴著我媽媽,直到現在。
這臺訂書機,對別人而言可能沒有什麼重大含義,可是對我媽媽來說,它代表著她的學生時代,對我而言,它能代表太多太多的事物。從它身上的每一個鏽跡,我就能看到流逝的歲月;從它整體紮實的做工,我就能感受到前輩們的樸實;從它身上一個個久經歲月仍完好無損的零件上,我體會到經久不衰的感覺……
和這臺訂書機配套的是一盒上世紀90年代的“上海文教針廠”所制的訂書針。幾十年來他的盒子已經發黃,訂書針也漸漸氧化。開啟這個盒子,歲月的味道撲面而來,它,也是我捨不得用的“珍藏品”。
平時,取出這臺訂書機在手中摩挲,我感覺到這是一個接力棒,是上一代人傳給下一代人的接力棒,是學習的接力棒。接過它,我要在學習的路上克服困難,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