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聊之餘,我只得玩弄電視。一個一個的節目閃過,突然我看到了趙本山的小品《賣柺》,忽悠著,賣出了拐,,於是乎思維跳躍的我立刻開始了聯想。
十一前夕,我們還未放假時,被我們的數學老師給忽悠了。
快放學了,只見數學老師大步流星地走來,向我們宣佈作業。當我們聽見要寫完27頁時們極力反抗。只見王老師一臉鎮定自若地讓我們安靜,並對作業進行了長篇大論的解釋:如果一天寫四面,我們這幾天剛好完成。在我們看來,四面只不過是平常分量,一點也不過分,於是大多數同學的反抗心理開始動搖。當老師再度講完時,幾乎所有同學都改變的主意,傾向了老師那邊。於是老師一臉微笑的拿起教材,出去了。等到鄧老師進來時,又為我們引到了一下,我們頓時恍然大悟:我們被蒙了!那是沒有休息的安排呀!欲哭無淚的我們,只好妥協。
這,也就是我們的數學老師,讓我們又愛又恨的數學老師。我們佩服她的才智,但很死哪杯具的作業,討厭的練習。
到這兒,又不禁提起鄧老師,我們敬愛的語文老師,也是班主任。她的語文課在我看來,比小學時乾巴巴的語文課好千倍萬倍。在課堂上經常傳出歡笑聲,這是因為課堂上的小插曲,記得剛開學時,本版某男動作豐富,多姿多彩,鄧老師見狀,當眾生動的形容了一番。全班大笑。笑歸笑,上課畢竟是上課,老師告訴我們,要會收會放,這樣才容得的這樣的小段子存在。就是這樣的小插曲,是我們的課堂變得充實,豐富。同樣的,這也讓我們對老師的口才剛到無比羨慕。
這就是我們的語文老師,她的課上的小插曲,奪走了我們這些同學的心,從另一個角度,見識到了語文的用處。
這也是我們的初中老師,原理為異常嚴厲的老師,現在看來並不是這樣。老師們並不是每天給我們上一節節無味枯燥的課,故意丟一堆作業下來,更多的是教我們運用才智。這也就是小學與中學的不同之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