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頑皮好動,愛舉手發言,不過思考地不夠縝密,發言時常常出差錯,引得同學們不懷好意的譏諷。弄得不敢再舉手發表自己的意見,人也變得沉默了。
記得有一次數學課,老師給我們講解難題,我低著頭在看數學書,突然老師讓我回答,我只怕說錯,結結巴巴地說了個答案,結果是錯的,可想而知底下的調皮蛋依舊朝我嘿嘿地笑,我紅著臉小聲地嘀咕道:“不就是說錯了嗎?他們有必要在底下笑個不停嗎?難道你們回答問題就沒有錯的時候嗎?也不知道換位思考一下。”老師轉過頭,見我張著嘴巴嘰哩咕嚕的,以為我在說話,嚴歷地說:“不懂的題目要認真聽,還講話。”老師的批評,讓我更難受,我發言的熱情被他們打擊得信心全無。我悶聲不響地坐在那兒聽老師講解,沒想到那幾個同學趁老師不注意,又朝我使勁地擠眼,說“就是就是。”我差點要哭出來,不就是回答錯了嗎,難道就可以這樣譏笑人嗎?下次我再也不舉手了,免得他們挖苦我。
回到家,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爸爸聽了輕輕地撫摸著我的頭,語重心長地說:“你要讓別人不笑話你,首先你自己應該做好,讓別人沒有機會來笑你,如是別人笑話你,你可以不要在意,你自己繼續努力,總有一天他們會認同你的”。聽了爸爸的話,我不再生氣,不再徬徨,就當沒有這一回事,你笑你的,我說我的,有錯改正。我的發言越來越精彩,那幾個同學也看到我的努力,不再冷嘲熱諷了我在這逆境中學會忍讓,學會了努力,不斷成長。這就是逆境中的我,一個不斷成長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