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勝於言

2024-04-09 1 [ 初一作文 ]

材料中,閃電的回答:“當你準備大造聲勢的時候,我已經悄悄行動了。”這說的,其實就是行動勝於言論的道理。此觀點,古米有之。子ロ“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這句話說的是,孔子說,起初我對一個人,聽了他的話就相信他的行動。

現在我對一個人,聽了他的話還要觀察他的實際行動。然,我個人覺得先說再做,還是不夠的,便文想到了“子貢問君子”子日:“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先做好你想說的,之後再把它說出來。總而言之,我們可以看出孔子看人在行不在言,君子應該是行的高標,而不

僅僅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標,讓我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了這學期剛學過的聞一多先生。他說:“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20世紀30年代,中國正處於一片混沌之中。作為學者的聞一多先生為了給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十多年,不動聲響,無聲無聞,潛心研究,目不窺園,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最終凝結出了《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等著作,為中國大開了光明之路。更有“兩彈元勳”鄧稼先,聽說中國要放一個“大炮仗”,回家只對妻子說自己要“調動工作”,從此,鄧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對外聯絡中消失。在蓬斷草枯,鳥飛不下,獸鋌亡群的古戰場羅布泊,他路藍縷,潛心研究,親力親為。他因為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而患癌症,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也不忘記說,“不要讓中國,在這方面落後太遠”他做了,不僅沒有大造聲勢,更是無聲無語,直到原子彈爆炸。他的岳父問嚴濟感:“是誰為中國造出原子彈?”嚴濟感哈哈大笑,說:“你去問你的女婿吧!”

聞一多先生和鄧稼先同志,這種不造聲勢,無聲無聞,潛心做事的品格,也正是我們現代年輕人所要學習的。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生活,我們往往會給自己列個目標,大張聲勢地要去實現它。而事實是,在我們列了一大串宏偉的目標後,我們卻沒有付諸行動,或者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讀書的時候,有見過這樣的同學。跟我們說他要考研了,買了一大堆書回來,佔滿了一大張桌子,一整個辦公室。好像她的行為,非常的偉大,我們都應該為之感動。然而實際上,每天她起床的時候,其他同學己經上完了3節課。好不容易坐下看書,吃吃東西,摸摸手機,看看電影,一天就過去了。結果,我們可想而知。

相反,我身邊的大多數同學,為了考一個教師崗位,從大一就開始默默努力。每天6點多,當其他同學還在掙扎的時候,他們已經在圖書館紮根。這些學霸,根本不用午睡,一旦進了圖書館,只有吃飯的時候出來一下。只要圖書館不閉館,他們都彷彿“住”在裡面。甚至在臨考前幾個月,每天9點半圖書館閉館後,回寢室刷完牙繼續背書到11點熄燈。有個同學的《教育學》這本書因為反覆背通,已經被“大卸八塊”可謂是“韋編三絕”。考公務員的同學,比我們還要拼命,她說,“這樣的日子真是太苦了,但是我沒有時間哭,只要每天晚上洗臉刷牙的時候,放縱地哭一下,哭完以後,第二天繼續艱苦卓絕的日子。”最後,潛心貫注背書的同學基本上都考上了,而且往往名列前茅。那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每天患得患失,憂心忡忡的人又要繼續掙扎下一年生活就是這麼殘酷,不去默默努力何來成功。當我認為我每天起早貪黑背書,覺得自己很辛苦的時候,卻不知道,讀醫的同學,邊實習邊考研,讀完5年又3年浙江大學的研究生同學每次回我微信都在半夜12點,因為他半夜還在做實驗。總而言之,當你確立了自己的目標不需大造聲勢,只要潛心貫注,默默行事,成功終將會著顧對自己心很的人。最後有一句,都已經爛熟於心的英文,送給大家“ Action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母命不可違
下一篇: 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