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避也是一種無私的愛

2024-04-08 2 [ 初一作文 ]

在農村,許多為人父母者背起行囊,把孩子撇給年邁的父母,雙雙遠往大都市務工,只為多掙點錢,給孩子一個美好的遠方。

那天晚自習後,我在黑板上寫著明天的早讀任務。忽然,同學王俊博說了一句:“老師,我其實很恨俺爸俺媽”我心生疑惑,耐住性子繼續聽了下去。老師急忙問:“咋了?”我看見王俊博眼底已經泛紅,他接著說:“我爸媽8年都沒有回來過了。”8年,我心頭不禁為之一顫!只見老師安慰王俊博道:“那有什麼可恨的,他們在外掙錢多不容易呀!沒有他們,你能到這裡上學?”王俊博勉強擠出一絲微笑,點了一下頭,可早已淚眶滿盈,“淚堤”即將決堤。

老師緊接著開導他,“我的女兒其實也很苦啊,一天見不著我。冬天我回家時,她已經睡了,這個時候她還能見著我。再說你現在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多好啊……”老師溫柔地看著王俊博說道。可老師話音未落,王俊博已泣不成聲,豆大的淚珠不時滾落下來…… 我沒有再看下去,默默地從教室走出去,心裡很不是滋味。

由此我聯想到了自己,剛踏入初中生活的我看似“獨立”,並不像有的同學那樣:給爸媽一打電話,或者一見面就哭。倘若一旦離開父母,我還真的受不了,何況是8年!可為什麼王俊博的爸媽不回來看看他呢?哪怕是兩年回來一次呢!他恨他的爸爸媽媽,是因為她的爸爸媽媽沒有盡到父母的責任,這還也情有可原。可如果讓他的爸爸媽媽知道了,那該是如何的傷心呢?

但反過來想想,生活本來就不易,父母們需要贍養老人,扶養孩子,擔負起整個家庭的責任,吃苦做難,出門在外,一把辛酸淚有誰能知?到頭來孩子卻不理解,滋生出恨來。但我也能理解,與我同齡的王俊博8年來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呵護,內心深處的孤獨和傷感卻是常人無法抹去的。他如今由思念化作怨恨,說到底還是生活的不易留守在家造成的。但我肯定,他的父母在外辛苦勞作時會時常想念著他,他若理解,就沒必要去恨父母呀!當然,解鈴還需繫鈴人。

我想,王俊博的父母在外打拼多勞累啊,一天下來累得筋疲力盡,早已夜深人靜。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哪裡還有時間關心孩子?他們也有可能不想浪費那辛苦掙來的血汗錢,打個電話費問詢孩子,其實有時候躲避也是一種無私的愛,這也許就是父母表達愛的方式吧。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我們身邊的雷鋒
下一篇: 燦爛的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