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像個老闆似的大搖大擺的是他,兒童節班隊上帶著個墨鏡擺酷的是他,獨特,鶴立雞群?別具一格,獨一無二?對,那就是他。
“喂,吳逸林,作業寫完了嗎?”“還沒有。”我又問:“今天過得怎麼樣?”“還行。”在他的回答中,第一個字總是“還”。
他的所有科目都好,在班上名列前茅。語文、數學、英語考個九十多分,是家常便飯。只是他老媽對他很嚴,不考個98或者100就別想過好日子。有一次,沒有考試,只是忘帶了語文基礎訓練,結果,他回到家,就看見他的語文基礎訓練“清水涼拌”了,還好,只是剛剛被他媽媽放進水裡,不然,他的語文基礎訓練就要變成“糊糊”了,想必吃下去他的語文成績就次次得100了。後來,他悲傷地告訴了我:雖然基礎訓練沒怎麼溼,曬曬就好了,可是上面的字已經模糊不清,他描了一個小時才全部描完,手痠得要死。經歷了這一次,他仍然“我行我素。”
語文讓他最頭疼的是作文,每次語文成績的分數幾乎都扣在了作文上。他的強項是字詞。閱讀理解,每次字詞過關,頂多扣個一分,大多數時候都一百一百出現在過關試卷上。
英語和數學倒在他眼裡簡直就是小菜一碟,次次考試都行雲流水,每次做完了之後,就在那裡弄小東西,結果老師都頭疼到不能再頭疼,每次都要他再檢查一遍,再檢查一遍,像唸經一樣。
這就是我們班的“怪人”——吳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