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巴菲特先生您好!我是一名校園記者,很高興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接受這次關於“人生與經濟”的專訪。
巴菲特:記者朋友您好,我也很高興能和很多青年朋友交流人生與經濟的心得。
記者:巴菲特先生,您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家,您依靠股票、外匯市場的投資,成為了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富翁。那麼對於當今社會上充斥著的或大或小的利益誘惑,您是怎樣看待的呢?
巴菲特:我認為對於利益與收穫的大與小的判斷,既不能流於表面,也不能只顧眼前。就像我們看到一個漂亮的大氣球,不能只看它五顏六色的外表,也不能只驚歎於它渾圓巨大的體積,應該用一根針去刺破這個巨大的氣球,待氣體全部跑出之後就會發現其實它只有薄皮一層。就股票而言,近期漲幅很高的股票不一定是盈利最多的股票,因為判斷一個股票是否為優勢股,要分析企業的贏利情況、資產情況及未來前景等因素,還要結合國際金融政策和國際關係,才能把握其指數變化的根本原因,才能用最小的風險換取最大的利益。並且利益的大與小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發展變化的。如果用昨天的眼光看待今天的太陽必然不會看出它今日的獨特美麗。
記者:巴菲特先生,您被尊稱為“奧瑪哈的先知”、“奧瑪哈的聖賢”,被稱為股神,一生投資過無數只股票而從沒失誤過。那您能告訴我們在這個變化無常的股市中,應該如何做出正確選擇呢?
巴菲特:比如現在有一大籃麵包和一小籃草莓擺在你面前,而你不能同時擁有它們,只能選一籃,你會怎麼選?如果讓我選,我會放棄大籃麵包選擇小籃草莓,因為草莓和麵包相比,雖然少,但我更喜歡吃草莓。所以,無論是什麼樣的人生選擇,無論利益大小,都應選擇自己最想要的而放棄不感興趣的。再假設你面前有兩籃雞蛋,你要帶其中一籃翻山越嶺走很遠的路回家,你會怎麼選?如果要我選,我不會選那籃多的,因為以我的力氣拿那籃多的有困難,而且籃子裡雞蛋越多,籃子就越重,走山路時就越容易碰碎;而選那籃少的,我就可以把它們輕鬆運回家去。自然,就單純的選擇而言,我還是吃了虧,但相比那些把雞蛋打碎的人來說,我還是賺了一筆。所以,在人生的選擇面前,不能被利益衝昏了頭腦,不要讓貪慾充斥心靈,而應時刻保持清醒,量力而行,才能做最大的贏家。與此相反,在股票市場上,總有一些人看到巨大的利益,就盲目前衝,最後只能撞得頭破血流,賠得傾家蕩產。
記者:巴菲特先生,您不僅是一位投資家、企業家,還是一位慈善家。您曾擁有約620億美元的淨資產,根據《福布斯》雜誌公佈的2008年度全球富豪榜,您已經超過卡洛斯•斯利姆•埃盧和比爾•蓋茨成為全球首富。可是您卻在這時將大量資產捐給慈善機構,致使2010年您的淨資產只有470億美元而位列福布斯榜第三名。您不覺得失去的太多了嗎?
巴菲特:我的資產來源於社會,沒有社會各界的支援、信任我不可能獲得成功。我捐出一部分資產,只是把該給社會的還給社會。而且我捐出善款,失去的是有價的金錢,得到的卻是無價的信任、支援和內心的快樂。
記者:巴菲特先生,作為人生與事業的成功者,請您對即將步人社會的青年學子們說點什麼吧?
記者:人生猶如股市,我們的每一次選擇務必慎重。不能被利益誘惑的表面現象矇蔽,也不能被貪婪慾望衝昏了頭腦;不要對生活中的得失耿耿於懷,面對人生的選擇,要有所舍,才能有所得。最後,祝願青年朋友都能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收穫動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