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國防教育,少年強則國強

2024-02-07 11 [ 議論文 ]

眾所周知,作為新世紀接班人的我們,在科技迅速發展的21世紀,我們要面對的不僅是形形色色的高科技產品,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以及非可再生資源的枯竭,而且要承擔起保衛整個國家和民族的重任。面對看似風平浪靜其實卻危機四伏的緊張局勢,對於青少年的國防教育就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可是一說起國防教育,有些同學會一頭霧水,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新聞聯播不時涉及到這個內容,對於國防教育的重要性也瞭解得也不是很透徹。

國防教育就是國家為了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對全體公民進行的具有特定目的和內容的普及性教育活動。國防教育對於我們來說涉及到各個方面,內容十分豐富,範圍非常廣泛。國防建設的整體性決定國防教育內容,現代國防不僅僅是指軍隊建設和武器裝備以及戰場和戰略要地的建設,而且同國家的經濟實力、政治狀況、民族心理、文化水平和人口素質等因素息息相關。因此,國防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是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途徑。只有打下了好的基礎,國家和民族才不會被欺辱,灑下我們希望和汗水的土地才不會被他人隨意踐踏。

回顧中國的歷史,有輝煌也有屈辱。中國上下五千年離不開戰火硝煙,紛爭割據,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祖國的大門被炮火轟開,帝國主義的鐵騎踏進了中國的國門,我們沒有先進的武器和思想,只能任人欺凌。但是歸根結底還是清政府的腐朽無能造成了整個民族的衰弱。一些愛國志士認識到這個問題,發動青年學生傳播新思想,社會局面才有了轉變。由此可見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強大的國防教育做後盾就不能確保國家領土的完整和社會的穩定;如果不重視國防教育等到“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時一切都晚了。一個個不平等的條約就是對國防教育重要作用最好的見證,我們不希望戰爭,但不能忘卻這血的教訓;我們不希望戰爭,但不能輕視戰爭帶來的傷痛;我們不希望戰爭,即使它真的降臨,我們也不打無準備的仗。

有人認為這種思想是杞人憂天,認為歷史不會重演,但是當今世界並不太平。中東地區的炮火還在蔓延,烏克蘭與俄羅斯的紛爭並沒有結束,日本沒有承認侵華的歷史,日本的首相還在頻繁的參拜靖國神社,菲律賓對於黃巖島還在虎視眈眈,我國的釣魚島何去何從還不知曉……由此可見樹立居安思危的思想,緊跟時代的腳步,加強青的國防教育勢在必行。這是歷史給的答案,這也是全民族的呼聲!

自嬴秦以來,改朝換代更天換地者十數次,為什麼無法走出“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一治一亂歷史怪圈?究其原因在於專制制度不祛、專制洗腦教育不變革,國家民族還會在專制歷史裡打轉,與世界民主政治文化隔絕。1900年,愛國志士梁啟超就寫下了酣暢淋漓的《少年中國說》,為的是提振國人士氣,“以天下興亡,皆在我中國少年的奮發有為”作為主旨。“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激勵了多少愛國子弟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鬥?這篇文章也使我們深刻的認識到對於青少年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因為我們是新世紀的曙光,對國防是否的清醒認識關係著中華民族能否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