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山菅蘭

shān jiān lán

山菅蘭
山菅蘭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山菅蘭
藥材拼音 shān jiān lán
藥材別名 山貓兒、桔梗蘭、假射干、蛇王修、山交剪
英文名稱 Cymbidium japonicum
功效分類 拔毒生肌藥
藥用部分 百合科植物山菅蘭Dianella ensi- folia (L.) DC.的根莖及根。
(動)植物形態 草本。具根莖。葉2列狀排列,條狀披針形,長30cm以上,寬1.2~3cm 以上,基部鞘狀套折,先端長漸尖,邊緣和沿葉青中脈具細銳齒。總狀花序組成頂生圓錐花序,分枝疏敷;花淡黃色、綠白色至淡紫色;具長短不一的花梗;花被片6,長圓狀披針形,開展;雄蕊6,花絲極厚,花葯線形,暗棕色;子房近圓形,花柱線狀,柱頭部明顯的3裂。漿果卵圓形,藍紫色,光滑;種子5~6顆,黑色。
產地分佈 產地在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江西、福建、臺灣、浙江。
採收加工 四季可採,洗淨,去皮曬乾。
藥材性狀 根狀莖極短,直徑約1cm,節間亦短,長約5mm(頂部帶有地上莖莖基),節上有鱗葉殘留和多數長短不一鬚根,均為淺灰黑色。鬚根直徑約1.5mm,具細縱稜及環狀裂痕,或皮層脫落露出淺棕色木質部,較易折斷,斷面肉眼可見髓部中空。氣微,味辛。以粗大、乾燥易折斷者為佳。
性味歸經 性溫,味辛。歸經無。
功效作用 拔毒消腫,散瘀止痛。屬拔毒生肌藥。
臨床應用 外用:適量,搗敷或研粉醋調敷。外用主治瘰癧,癰疽瘡癬,跌打損傷,淋巴結結核,淋巴結炎。
藥理研究 全草有毒,家畜中毒可致死。人誤食其果可引起呃逆,甚至呼吸困難而死。可按中毒急救一般原則處理,並對症治療。
化學成分 山菅蘭含酸模素(musizin, dianellidin),2,4-二羥基-3,5,6-三甲基苯甲酸甲酯(methyl-2,4-dihydroxy-3,5,6-trimethyl- benzoate)、2,4-二羥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methyl-2,4-dihydroxy-3,6-dimethylbenzo- ate)等。
使用禁忌 有大毒,嚴禁內服。
配伍藥方 頸癧毒:山菅蘭適量,搗爛,用面料裹敷患處。(《《生草藥性備要》》)
上一味中藥材: 楓香脂
下一味中藥材: 紫玉簪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