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十表·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

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原文

  (表略)

  高祖初起,啸命群雄。天下未定,王我汉中。三杰既得,六奇献功。章邯已破,萧何筑宫。周勃厚重,朱虚至忠。陈平作相,条侯总戎。丙魏立志,汤尧饰躬。天汉之后,表述非功。

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譯文

關於此表的作者餘嘉錫《太史公書亡篇考》一文中曾提出是西漢末年的馮商。也有人認為作者不是司馬遷、馮商及褚少孫等人,而是另有其人,姓名已佚失。孰是孰非,現在還沒有確切的證據予以判斷。 清人吳見思《史記論文》中,曾就此表沒有小序,與其他諸篇不同這一點,猜測說這是由於司馬遷在序中講了“過甚”的文辭,抨擊漢朝廷對大臣刻薄寡恩,所以被後人刪去。實際上這只是一種推測。《史記》佚篇的原因,現在尚不明瞭。但可以確定,司馬遷對漢代帝王的譏諷之辭與他獨特的史識,在當時是不容於世的。當時社會條件不利於《史記》的流傳,使之亡佚的原因是很多的。 本表中有一種絕無僅有的書寫方式──倒文,即將大臣的死亡、罷免、設太尉等一些大事寫成顛倒的文字。歷代學者曾多方探討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我們詳細歸納分析了有關研究成果,在註文中予以說明。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