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臨皋閒題

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菊夢
下一篇詩文: 記嶺南竹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譯文

臨皋亭下不遠處就是長江,長江水有很大一部分是峨眉山上的雪水,我平時吃喝洗涮都是從江裡打水,何必想著回家鄉呢?江山風月,本來是沒有主人的,誰在用便可以說是主人。聽說範子豐新買了園子,不知和我這裡比怎麼樣?我比他差的,也就是我這不能繳稅吧。


註釋
臨皋亭:在黃州。此文寫於蘇軾被貶黃州期間。
範子豐:蘇軾的兒女親家。
第:按一定等級建造的大宅院,此處是建造宅院的意思。
兩稅:夏秋兩稅。
助役錢:根據當時的免役法,豪紳、官吏等為免於服役而支付的錢。
勝:優美,美好
展開↧
創作背景 補充糾錯
元豐二年,蘇軾由於和當時主張變法的王安石政見不同,作詩諷刺新法,被捕入獄,出獄後,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一個有職無權的閒差,於是他在郡城舊營地的東面開荒種地,遊樂于山水間,詠唱江山,感懷英雄,抒發鬱悶心情。
展開↧
詩文作者
蘇軾
蘇軾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3597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