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為一個圓球,現在連個小學生也可以說得出來。可是古時候誰也未曾看出地球是個球體。所以,古人便把他們直接看到的一小片地面當做地球的真的面目。他們看到了天地相接的“地平線”就認為此是大地的邊緣,因此相信天與地是有盡頭的,他們便把這個盡頭處叫“天涯地角”。但是,自古以來,誰也沒有到過這樣的地方。
到後來,經過了種種事實的表明,人們才算確信大地不是一個平面,而為一個球體,叫做“地球”。
但是地球那麼龐大,用何等方法能推算出整個地球的大小呢?很多科學家們對這個問題都產生了十分大的興趣。用了很多方法來推算。
早在公元前200多年,古希臘一名學者埃拉色尼首次用測量的方法推算了地球的大小。他曾經住在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位於亞歷山大港往南的阿斯旺有一口十分深的枯井,每年夏至那天的正中午,太陽可以一直射至井底,即這一天的正午,太陽位於阿斯旺的天頂,過了這一天之後,太陽便射不到井底了;可是在這一天,亞歷山大港正中午的太陽並非直射的。他便用一根長柱,垂立在地面上,測出亞歷山大港在夏至那天正中午太陽的入射角是7.2度,所以他肯定:此7.2度的相差,正為亞歷山大港與阿斯旺兩地相對的地面弧距。依據這個數值與兩地間距離之估計,他求得地球的圓周是25萬斯臺地亞(相當於39 816公里)。此數值已經很接近當前計算出來的地球圓周。
之後,科學家們也曾經運用相類似的方法。測算過地球之大小,甚至利用三角測量法而做了很精密的測算,由此可以得知地球是一個近似旋轉橢圓形的球體,叫做地球體。依據實測,赤道之半徑長6378.245公里,極半徑長為6356.863公里。兩半徑的差與赤道半徑之比只為1∶298.3。若我們照這扁平率做一個半徑是298.3毫米的地球儀,極半徑比赤道半徑僅不過短1毫米。因此地球體實際上和一個真正的球體相差不多。它的均勻半徑是6371.2公里。
曉得了半徑,人們就能根據幾何公式推算出有關地球大小的別的數值,地球的赤道圓周長大概是40 075.696公里;地球的總面積大概是51 000萬平方公里。
熱門工具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