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震後去訪問日本的一所小學,看到一個三年級的女孩在自己的課本扉頁上寫下了這樣一行字:鳥落在眉梢上。
帶著疑問,朋友和女孩攀談起來。他問女孩:“鳥怎麼不落在樹梢上,而偏偏要落在眉梢上呢?”
女孩答:“叔叔,落在樹梢上的是星星,怎麼會是鳥呢?”
星星落在樹梢上,這話頗有詩意。“這些話是誰教你的啊?”朋友問。“是我的爺爺!”女孩自豪地說。”朋友趕緊誇讚道:“他真是一位詩人。”
哪知道女孩竟然近乎辯解地說道:“我爺爺不是什麼詩人,他是一位盲人。”
“盲人怎麼會看見星星呢?”朋友說。這時候,他忽然覺得自己的提問有些近乎殘忍了。
女孩說:“爺爺先前並不盲,是後來得了一場病,發燒,眼睛就看不見了。但爺爺說在他失明以前,好多事早已經裝進了他的腦海裡。比如:星星落在樹梢上,薄霧一樣的輕紗籠罩在半山腰,絲綢一樣的流水鋪在小溪裡……”
女孩補充道:“爺爺說這些話的時候,乾枯的眼睛總是忽閃忽閃的,眉飛色舞。我問爺爺為什麼這麼高興,爺爺說,有一隻小鳥就停在他的眉梢上。我們自己看不見,但是隻要想著開心的事情、美的事情,別人就能看得見。”
“可是,幾個月前,爺爺在地震時走了,走之前,他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把熟睡的我扔在了院子裡的草坪上……”當女孩說出這番話時,朋友近乎哽咽了。
他對我說,他最後只對女孩說了一句話:“在你爺爺扔出你的瞬間,一定有隻鳥永久地落在了他的眉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