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電話,反映愛華小區有戶新來的租戶行跡比較可疑,而且舉報者是小區的樓組長王阿姨。所長十分重視,叫老劉和小張立馬先去走訪一下。
愛華小區是上個世紀80年代,有點能耐的都已經搬走了,只有一些老人還在居住。可這裡房租便宜,成了外來人員租住的首選,所以這個小區人員結構複雜,人員流動性也大,樓組長就成了派出所的“哨兵”。
老劉他們先來到王阿姨家瞭解情況,王阿姨舉報的是隔壁新來的租戶,該租戶是一位20多歲,戴著眼鏡,長相英俊,也很斯文的年輕男子,已經租住了一個多月。他剛來時王阿姨給他做的登記,北方人,大學畢業,在一家外企上班。比較奇怪的是這段時間晚上,或半夜裡,王阿姨總會聽到隔壁房間有女子的說話聲,有時笑,有時還哭,而且這女子的聲音聽起來怪怪的。但王阿姨一連幾天透過貓眼觀察,卻只見那男子獨自一人進出,並沒有女子或其他人進出這間屋子。
昨晚,又聽到隔壁有女人的說話聲,王阿姨以家裡燈泡壞了,藉手電筒為由,敲隔壁的門,那男子過了好幾分鐘才開門,開門後神色有點慌張。王阿姨沒有發現房間內有女人,但發現臺子上有一個女孩子的髮箍。王阿姨怕隔壁男子從事什麼非法活動,就向派出所反映。
老劉他們瞭解情況後,又回所內調取了男子的檔案,發現他並沒有什麼不良記錄,但也不敢掉以輕心,萬一轄區內真有事情,會影響全所的考核。又電話叫王阿姨留心一下,下次再發現狀況不對時,就直接給老劉他們打電話,他們會立馬出警上門檢視。
一天夜裡,老劉正在所內值班,接到王阿姨電話。他和小張立刻出發,到了愛華小區,先悄悄來到王阿姨家。老劉他們這時才真正感受到什麼叫隔牆有耳,怪不得年輕小夫妻不肯住這裡,這夜深人靜時只要有點小動作,隔壁可真的全清楚。在王阿姨的房間內,聽到隔壁有女子的說話聲,老劉又把耳朵貼緊牆壁仔細地聽。那女子聲音很怪,應該是男子假裝的,莫非男子化妝成女子透過手機搞非法活動,這幾年這類網路詐騙的犯罪活動還真蠻多。
老劉和小張連忙從王阿姨家悄悄出來,來到隔壁男子門口。邊敲門邊大聲說:“同志,開一下門,我們是派出所的,來登記一下你的居住資訊。”那男子慌張地半開門探頭出來看,老劉一把把門推開,和小張走進房間,桌上放著女子的假髮、髮箍,男子身上的裙子還沒有來得及脫掉,手機的影片還沒有來得及結束通話,螢幕內一位老婦人目光呆滯地看著他,男子連忙上前想結束通話,被老劉阻止了。
老劉厲聲問道:“你在演戲呀,還真能搞,男扮女裝,搞網路詐騙還是幹嗎?看你樣子還斯文,沒想到專騙老年人。”
男子滿臉委屈地說道:“警察同志,我不是在詐騙,這位老人是我母親。”
“你母親?”老劉滿懷疑慮地看著手機。這時一位老年男子出現在畫面內,對老劉說:“警察同志,他真是我兒子,我老伴身體不好,他……給你們添麻煩了。”
年輕人兩眼通紅,上前先結束通話影片,告訴老劉他們:“幾年前,我母親臨時有事,去接妹妹時晚了點,妹妹就獨自回家了,在路上遇車禍去世。母親一下子受不了打擊,就精神失常了。她的記憶內永遠是妹妹那天上學的模樣,她每天都在等妹妹放學,每晚看不到妹妹就無法入睡。在家時我每天回到家就扮成妹妹的樣子哄她,現在我出來工作了,就每天下班回來,扮成妹妹的模樣和她影片聊天。有時夜裡她突然醒來想妹妹,父親被她鬧得沒有辦法,只好影片我,我再扮成妹妹的模樣哄她,直到她入睡。”
原來如此。這時門外的王阿姨哭泣著走進來說道:“小夥子,阿姨錯怪你了,阿姨跟你說一聲對不起。以後晚上你就大聲哄你媽媽,只要她開心,阿姨我也開心。”
點評:
小說的主要特點是選材的特殊性。一個孝敬老人的熟事件,但在作者的筆下,卻變得很新穎。為了母親的安寧,年輕人不惜委屈自己,男扮女裝,表現出極大的愛心。表面上看是微不足道的,但回味起來,卻發人深思,這就是微型小說“以小見大”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