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寨

[ 現代故事 ]

一夜之間,大糧紳王志、王洪所處的鳳凰寨西面的王家大院被土匪洗劫一空。王志深感手中沒權,就沒法保障家人和財產的安全,於是花錢買了個縣官的頭銜。緊接著他便名正言順地購買槍支,聘請教官,大張旗鼓地招兵買馬,並且還向涪州申請到四十個團防兵作為骨幹成立了團防局,局長則由王志的弟弟王洪擔任。此地土匪猖獗,初建的團防局勢力弱,為了安全,王洪決定將團防局的據點設在易守難攻的鳳凰寨上。

鳳凰寨距王家大院不足十公里,地形極為奇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鳳凰寨與遠山的銜接帶是廣袤的鄉村原野,同時也是土匪們打家劫舍和藏身的地方。

王洪就任局長後,比他的兄長王志的手段更鐵腕。他徵調大批民夫到鳳凰寨上加高加固寨牆,整修寨門,平整道路,將小小的鳳凰寨打造成了一座鐵桶般的堡壘。被土匪嚇怕了的糧紳們見寨上安全,紛紛攜貴重物品躲進寨內,王洪不光把鳳凰寨變成鎮壓土匪的基地,同時也變成了有錢人的避難所。

川東一帶的土匪有兩類:一類是一些有政治目的的有錢人,想拉起隊伍等招安後當官;另一類土匪是由當地的地痞流氓蠱惑一些貧苦農民組成的,這類土匪武器差,只有火槍或刀棍之類的原始武器。但他們都有相同的特點,就是都注重保密,每次搶劫的時間都選擇在月黑風高的夜晚,臉上還要塗上鍋底灰;互相交流時用黑話,如人質稱為活豬,金子銀子叫黃貨白貨,吃飯叫造粉籽,睡覺叫頂西瓜皮起拱,麻煩叫起風,遇上危險喊漲水了,等等。

土匪們沒有集體藏身的安全據點,每次都是搶劫時臨時集中,分贓後便各自回家,結果把強勢變成了弱勢。土匪們的搶劫行動,雖然是在黑夜乾的,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卻瞞不了當地人。俗話說:家中有金銀,隔壁有戥秤。一夜暴富後,左鄰右舍心裡都明鏡似的,茶餘飯後難免會相互間交頭接耳,互相議論,說的人多了,也就不算啥秘密了,這就給王洪的探子提供了查證的機會。結果分散在各家的土匪一旦暴露,團防兵去抓捕時,完全處於被動,幾乎都是束手就擒。

土匪被抓上鳳凰寨後,也就等於進了閻王殿,一個個都要經過嚴酷的過堂審問。王洪在審問時,對土匪可謂是毫不手軟。最殘酷的一種刑罰是背火背夾——用方形鐵皮洋油桶繫上兩根鐵絲製成,使用時,像背背篼似的背在土匪的背上,再把燒紅的木炭放進桶內,要不了一會兒,土匪就被鐵皮烙得哇哇叫。如果土匪還硬挺著拒不交代,王洪便吩咐兩個彪形大漢一左一右摁住跪在地上的土匪,另一個團防兵用扇子使勁扇桶內的木炭。紅彤彤的木炭把鐵皮燒紅,土匪背上的皮肉很快就被烙得青煙直冒。受刑不過的土匪供出同夥後,下一輪的抓捕和審訊又繼續上演。

被抓住的土匪一個個都慘死在鳳凰寨裡,餘下的不願坐以待斃,他們湊在一起準備攻下鳳凰寨,殺王洪為同伴報仇。可是鳳凰寨堅固得像鐵桶似的,防守又嚴密,土匪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破寨的辦法,於是,把復仇的矛頭轉向了王洪的老家——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地形前低後高。大院自從上次遭劫後,王志和王洪兩兄弟便在屋內修了很多暗堡,又在院外的兩邊高處各修砌了一座炮樓,炮樓內由團防兵駐守,樓頂設了望哨,晝夜觀察遠近情況,負責大院外圍的安全。

大院內的安全由十餘個團防兵負責,只要稍有風吹草動,團防兵們便鑽進用厚木板做的暗堡內,蹲在裡面把槍伸出槍眼,對準通向外面的門口。攻打大院的土匪只知道外面有炮樓,不知道屋內有暗堡,自以為可利用黑夜的掩護避開炮樓,衝進屋內,抓住王志和他的家人作為人質,外面炮樓上的團防兵就不敢輕舉妄動。沒想到衝在前面的土匪剛把門蹬開就被暗堡內射出的子彈打倒。後面的前仆後繼拼死衝進了屋內,也因地形不熟,黑暗中又遭其他暗堡的火力阻擊。陷在屋內的土匪接二連三中彈倒下,餘下的慌忙退到屋外後,結果又遭炮樓上團防兵居高臨下的兩面夾擊。原先計劃如果攻不進去就放火燒房,沒想到被密集的火力阻隔,根本無法靠近房子。

土匪們突襲大院失敗後,仇未報成,反而遭到更殘酷的鎮壓。

鳳凰寨一帶的土匪被殺得差不多了,剩下不多的也遠遁他鄉,團防兵沒得事幹,樂得逍遙自在。王洪也以為天下太平、萬事大吉,經常離開鳳凰寨回家去享受天倫之樂。

一天下午,王志有事外出,王洪又坐著滑竿嘰嘎嘰嘎地回大院坐鎮。沒想到傍晚時分,一支上千人的隊伍突然從南面開過來將大院包圍。這支隊伍經驗豐富、武器好,戰鬥力極強。突擊隊兵分兩路,一路衝進炮樓,繳了正在賭錢的團防兵的槍;另一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進大院,王洪在械鬥中丟了性命。這支隊伍佔領大院後,開倉放糧,分發給附近的老百姓。

鳳凰寨一帶的土匪被殺光了,王洪死了,團防兵被調走了,寨周圍的青壯年不再上寨值更,喧囂一時的鳳凰寨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留下的是鄉里坊間,茶餘飯後的龍門陣。

補充糾錯
下一篇: 進城做洗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