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話說得好,愛情是講緣分的。
下班時分,一個肩上大包小袋的中年女士上了公交車,不偏不倚被擠到我前面,一些包包袋袋肆無忌憚地垂落到我大腿上,弄得我不好意思起來,雖然站著工作了一天,也只好起身讓座。
“謝謝你哦,” 坐舒坦了的中年女士笑眯眯地開口了,“小夥子,今年多大了?”
“35。”我往鼻樑上拉了一把口罩,好讓歲月在臉留下的痕跡被多遮擋一些。
“哦,我女兒就比你小一兩歲。看樣子你還沒物件吧?”
“唔。”我臉紅著應道,心卻如觸電般怦怦直跳,莫非她要給我牽線姻緣?看來今天我要走桃花運咧!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終於不用老被爸媽催婚了。
“你做什麼工作?”
“在電影院上班。”
“收入還行嗎?”中年女士像是個市場調查員般追問。不過可以理解,畢竟人家是為自己女兒的幸福把關。
“呃,本來還勉強行。這不遇到新冠疫情了麼……”我底氣不足如實回答。
“唉,難怪你那麼大年紀了都還沒物件,還要擠公車,”中年女士彷彿恍然大悟,又貌似頗為惋惜地長嘆了口氣說,“你看我女婿是做電商的,早就開車上下班了。”
啊?!我心咯噔一下,原來她女兒結了婚的呀。
“有時女婿還會送我女兒上班和小孩上學呢……”這大媽仍在喋喋不休。
唉,孩子都有了呀!人生最不幸的就是剛有了希望,立馬像氣球一樣被戳破!
突然公交一個剎車,我一個趔趄,差點跌倒之際,抬頭時往車窗外看了一眼,哎呀媽呀!居然都坐過了兩站啊!
我只好懊惱地在下一站下車,走到對面的候車亭看有什麼車可以坐回去。遇到不順的事,我就習慣地用手撓頭,忽然聽到一聲陌生又熟悉的鄉音叫著我的名字,語氣中隱約帶有不確定的試探。
我轉過頭一看,啊,這不是梁曉婷嗎?我的高中同學。我一眼就認出了她,千年不變地扎著個馬尾,還有說話時露出淺淺的小酒窩。她怎麼在這裡呢?記得她考到D城讀大學並定居在那邊了。
“我們有十幾年沒見了吧,要不是你那撓頭的習慣,我都不敢喊你。”曉婷笑著說,還誇張地做了個抓耳撓腮薅頭髮的動作。
“是啊,真巧。你……現有空嗎?我們這麼久沒見了,要不一起吃飯邊吃邊聊?”我看了下暮色漸濃的天空。
曉婷正好沒什麼事。在晚飯的聊天中得知,原本她確實在D城,但婚後她丈夫老是去應酬,一來二去有了酗酒的習慣,還會家暴,就離婚了。她也就離開了那個傷心的D城,來到了這裡。
同是“小鎮做題家”來到省城的打工人,同聲同氣的同鄉人有著天然的親密感。我們互加微信,日後聯絡漸多,她愛看電影,常來影城找我……後來,相似的經歷、共同的話題、一致的三觀讓漂泊異鄉的兩顆心慢慢靠攏在一起。
對於這次“讓座事件”,我不由感嘆道:那句老話不假,如果上帝關了一扇門,就會為你開啟一扇窗啊。
喜結連理後的一天,曉婷突然問我,為什麼那天你會在那個公交車站?既不是你家也不在單位附近。我微微一笑,大概,這就是緣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