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了秦老明天90大壽的事情,旮旯村上上下下迅速忙碌起來啦。
最著急上火的自然還是村支書齊大山和主任劉奮鬥。他們有心為秦老過一個熱熱鬧鬧的生日,可又知道秦老是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志願軍老戰士,退伍回村後幹了大半輩子支書,平時最反對鋪張浪費。
劉奮鬥說:“這事村委出面不合適,還得是村民自覺自願才行。”
“村民自願也白搭!”齊大山發愁地抽著煙,“難道前年的事情你都忘了?”
前年秦老88歲大壽,一大早村民們便包好禮金,帶著禮物,扶老攜幼去秦老家祝壽,可是老爺子堅決不收,即便是有人偷偷將禮金塞到炕沿下、牆洞裡,秦老發現後都拄著柺杖一一給人家送回去了。
“是啊,可不能為了咱的孝心再折騰老爺子啦!”兩個人一時間毫無辦法,不由得都陷入了沉思……
2、
1948年冬天,上面到旮旯村抓壯丁,限定村裡至少出3個青年小夥。都知道打仗是要掉腦袋的事情,符合條件的十幾戶人家尋死覓活誰也不願去,村裡沒有辦法便把大家聚在一起抓鬮,聽天由命。
那一年秦在田17歲,和村裡的精壯小夥一字排開在麥場上抓鬮,族長做了十幾個鬮放到磨眼裡,老老少少把那盤石磨圍得嚴嚴實實。
排到第三個人時,抓到了一張“去”的字條,麥場上的家人頓時哭成一片。
秦在田排在倒數第二個,在他前面已經有兩人抽到了“去”字,當他把手伸向磨眼時,全村人的心都揪了起來,老爹和老孃更是將頭扭過去不敢看。
秦在田將字條摸出來,交給族長。族長展開,故意頓了頓,高聲念道:“留——”
秦在田全家哭著抱成了一團,而排在最後的劉雙喜一屁股坐到了地上,當場就草雞(反悔)了,打死也不肯去,他剛過門的媳婦更是立馬昏了過去。麥場上頓時亂作一團……
那一夜,全村人都能聽見劉雙喜媳婦那撕心裂肺的哭聲,男女老少誰也沒有睡好。一大早,秦在田正迷迷糊糊地睡著,忽然聽到一聲尖叫:“快救人哇!雙喜媳婦上吊了!”
大家連忙奔到雙喜家裡。幸虧發現得早,經過一番折騰,雙喜媳婦終於甦醒過來,可是她目光呆滯,老半天才說了一句話:“雙喜若是走了,俺也不活啦!”
在場的很多村民都流下了眼淚。看到這一幕,秦在田突然站出來說:“都別哭了,俺替雙喜去!”
“啥?!”所有人都呆住了,在田娘更是使勁捶著秦在田的後背:“你瘋啦?瞎說啥呢?”
劉雙喜撲通一聲給秦在田跪下了,他爹孃和媳婦也齊刷刷地跪在了他面前。秦在田將他們挨個攙起來,走到自己娘跟前說:“娘,就讓俺替雙喜兄弟去吧。別說此去未必就死,即便死了你還有俺大哥照顧,雙喜可是獨苗啊!”
當天下午,劉雙喜走了十幾裡山路給秦在田家挑了一擔甜水,他說:“在田哥,你放心。就算今後俺家吃不上水,也不渴著俺叔和嬸子。”
就這樣,原本不該去打仗的秦在田跟著部隊去了前線,臨走那天全村老少都來送這位忠厚仁義的後生。
國內的戰局一天一個變化,在田爹孃提心吊膽地過了大半年,眼看著村裡一同出去的兩個後生死的死、回的回,好歹都有個下落,可就是沒有自己兒子一丁點訊息。
這天早上,一大隊穿著棉布軍裝的隊伍打村外經過,村裡的人喊著什麼“解放啦”,都到村口去瞧稀奇。在田娘望著整整齊齊的隊伍,眼淚又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
正在這時,隊伍裡一個扛槍的大兵揮著手向村口跑來,眾人還沒認出來人是誰,他已經奔過來抱住了在田娘:“娘,俺是在田,俺回來啦!”
那一天,秦在田家比過年還熱鬧,屋裡、院裡擠滿了人。大家都好奇,出去時還是個被抓壯丁的大頭兵,咋一轉眼成了解放軍?
原來,秦在田剛到部隊就發現大家都不願意為上面那些不把自己當人的大官賣命,不久便和大家一起投誠起義,成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小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