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20年代系的學生戴麟經是球隊主力隊員。
1927年,戴麟經隨李惠堂首次遠征澳大利亞、日本、東南亞,踢了二十場球,球隊進球八十九個。戴麟經一個人進了三十二個,僅次於李惠堂的三十三個。
1930年,戴麟經加入當時的中華隊,出征日本東京,參加第九屆遠東運動會,與日本隊並列冠軍。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日軍侵華戰爭爆發,“樂華”不宣而散。沒多久,戴麟經參與組建“東華足 球 隊”,1934年,以戴麟經為主力的上海東華足球隊,在球場上,幾次大敗外國足球隊。同年,戴麟經和李惠堂、陳鎮和等參加印度尼西亞當地華僑組成的“群力隊”,力挫群雄,奪得“萬國杯”賽冠軍。戴麟經作為中鋒,被譽為綠茵“小李廣”“飛將軍”,而足球界的“戴中鋒”,更是家喻戶曉,在海內外有了“足球大王”的美稱
1937年,日軍佔領上海,東華足球隊無法活動下去,只好解散。
彼時,戴麟經和夫人李愛玲閒居在亞爾培路公共租界的家中,照看他們的第一個孩子,閒來讀書寫字,倒也安逸。
這天午後,隊友李堯和韓龍海匆匆來訪。韓龍海一坐下,就嚷道:“麟經,你知道嗎?日本人要和我們比球呢!”
戴麟經憤憤地道:“強盜入侵了別人的家園,搶掠以後,竟還要裝出一股斯文相,要和主人比功夫,倒也是可笑!”
原來,日軍侵佔上海後,駐紮在南市、徐匯、黃浦一帶的是坂本聯隊。聯隊長坂本太郎也是個足球迷,他年輕時,也是大學裡的足球中鋒,從軍後,和兩個弟弟坂本次郎和坂本三郎在軍中成立了一支“坂本足球隊”,他自任領隊。“坂本足球隊”在和其他日軍的足球隊比賽中,從沒輸過球,被譽為“軍中之花”。特別是他的二弟,中鋒坂本次郎,不但球技高超,而且以心狠手辣、腳力兇猛著稱於日軍各個球隊。
坂本聯隊一進駐上海,就聽說上海有個東華足球隊,他有心要征服中國人,便讓新成立的偽“上海市民協會”會長陸伯鴻找到“東華”足球隊隊員李堯和韓龍海,轉述了他的意思。說如果東華隊不肯和日本人比賽,日本人就每天抓十個中國人,用來作球靶練球,等十個中國人被踢死球場後,再抓十個中國人接替。直至東華隊答應比賽為止。
李堯和韓龍海無奈,只好來找戴麟經商量對策。韓龍海性急,嚷道:“麟經,你說,這場比賽,我們是比還是不比?”
戴麟經憤憤地道:“日本彈丸小國,竟敢悍然入侵我中華!我們不妨在球場上煞煞他們的威風,讓小日本也知道中國的厲害!”
經李堯和韓龍海等人四處聯絡,左邊鋒孫錦順、右邊鋒賈幼良、後衛馮行右和曹衛亭,鐵門周賢言等人均來到亞爾培路戴宅相聚,準備迎戰日本“坂本足球隊”。
4月10日,是坂本太郎約定比賽的日子。戴麟經參加賽球有個習慣,一定要在進場前理髮,這次也和往常上球場參賽一樣,一早就先理了發。理好發,夫人李愛玲已為丈夫熱了牛奶,煎了雞蛋,戴麟經吃好早飯,便整裝出了門。
上海市民聞得足球隊散而復聚,欲和入侵中國的日本隊一決雌雄,也紛紛聚集逸園球場,前來觀戰,他們要為東華足球隊助威。
陽春四月,逸園球場一片綠茵。九時五十分,自任總裁判的坂本太郎領頭,後面是他的兩個弟弟次郎、三郎及十一名隊員,他們一律身著黃色運動服,前胸後背繡著一個血血紅的太陽標記,耀武揚威地踏進逸園球場。
東華足球隊方面,以戴麟經為首,一色雪白球衣,列隊進入球場。
坂本太郎見中國球隊到了,雙方列隊後,便裝腔作勢地道:“我們的,友誼比賽的……”
戴麟經指了指操場四周那些舉著槍巡視的日本兵,橫眉冷對,道:“把上了刺刀的三八式都扛到球場來了,還友誼呢!”
坂本太郎尷尬地道:“他們的,維護秩序的……”
戴麟經冷哼一聲,輕蔑地道:“別說了,開始吧!”
隨著坂本太郎一聲哨子響,一隻足球騰空而起,隨著足球從空中落下,雙方擺開架勢,便激烈地爭鬥起來。
日本隊員一個個凶神惡煞一般,橫衝直撞,頻頻進攻,戴麟經指揮隊友們沉著應戰,並伺機進攻,開場十七分鐘時,右邊鋒韓龍海得到李堯傳球,便奮勇當先,帶球攻入對方禁區,首先破城,得了一分。
東華隊初戰成功,隊員們頓時群情振奮,觀眾也是掌聲如雷。坂本次郎見勢不妙,便暗暗朝弟弟左邊鋒坂本三郎使了個眼色。坂本三郎會意,便借帶球的機會,向身材高大的韓龍海靠攏,趁韓龍海獲球起腳飛射時,一頭朝韓龍海右腰側撞去。韓龍海猝不及防,被撞個正著,當下立腳不住,跌倒在地。
韓龍海忍痛爬起身,揚拳擊向坂本三郎的腦袋,坂本三郎右手一格,便裝腔作勢“哇哇”號叫起來。這時,坂本太郎的哨子響了,他摸出紅牌,叫道:“7號,你的,犯規了!”
韓龍海憤怒地抗議道:“他撞倒了我,怎麼沒算他犯規?”
坂本太郎奸笑道:“他的是無意的,你的,是故意的。皇軍的裁判,公平大大的!”
這時,觀眾起鬨了:“東華隊7號不能下場,犯規的是日本人!”
“該罰下場的是日本人!”
忽然,四周一片吆喝聲,戴麟經他們一看,原來是一群荷槍實彈的日本兵,向球場圍來。他便拉了一下韓龍海,道:“龍海,你放心下去,讓我來對付他們。”
韓龍海只得恨恨地離開了球場。坂本太郎得意地一吹口哨,比賽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