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攸縣,譚文貞是個傳奇。
譚文貞,1943年5月出生於攸縣桃水鎮桃水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逐漸有了好轉。
譚文貞出名,是因為在20世紀60年代她幹出了一些敢為人先而轟動鄉里聞名縣內外的事。1966年,23歲的譚文貞在村裡成立了旨在提高糧食產量的“三八”科研小組,走在時代的前列。後來,在各項政治活動和農業生產中,譚文貞更是一貫要求積極進步。
20世紀70年代,譚文貞坐上了“直升機”——從大隊(村)黨支部副書記一躍升任湘潭地委委員,當選為黨的十大代表、攸縣縣委副書記兼鴨塘鋪公社黨委書記。從1975年開始,她連續兩屆當選中共湖南省委委員,1977年又當選黨的十一大代表,當選為中共中央候補委員,評上了“全國三八紅旗手”。
譚文貞的率真、誠實、勤快,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賞識。
1972 年,譚文貞參加了湖南省委領導王治國帶隊赴朝鮮訪問代表團。她對筆者說:“由於保密,事先未透半點風聲。只通知我穿一身衣服,不要帶其他任何東西,並將我送到湘潭,然後又轉送到長沙‘五一賓館。當時我一夜未眠,緊張得汗水溼透了衣被。第二天工作人員讓我根據自己的尺寸選擇已經統一了顏色的服裝,這才知道要出國訪問。接著又讓我去理髮店理髮。開始要給我理個’西瓜皮短髮。我說:‘理這樣的演員流行發,我回家後怎能面見我的老鄉,這是讓我脫離群眾呀。由於我很固執,所以先後5次整理髮型。這事被老家同事知道後作為故事軼聞傳播。”在與朝鮮軍民聯誼活動中,譚文貞是第一位敢於與朝鮮藝術團演員一起跳舞的代表團成員,他們一起跳了朝鮮長鼓舞。王治國團長高興地對大家說:“譚文貞為我們團增了光,大家要向她學習!”
1976年冬,湖南省委、省政府召開表彰全省農業學大寨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大會,譚文貞以“雙先”身份參會,大會安排其做典型發言,時任省委書記的華國鋒在主席臺上點頭肯定並熱烈鼓掌。
1977年8月,在參加黨的十一大“中南五省學習討論組”期間,譚文貞見蔡暢大姐患帕金森病,便主動替換服務員照顧蔡大姐。會上,譚文貞除聯絡實際積極發言外,會後還主動打掃會議室衛生,參會的中央首長和廣東省委書記習仲勳見她年輕活潑人勤快,便拍著她的肩膀說:“小譚,你是咱小組的活雷鋒,學習認真,活潑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