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時期,有位著名吃貨叫羅友,此人以好吃能吃會吃聞名於世。
羅友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經常吃了上頓愁下頓,因此,吃飽吃好,就成了羅友一輩子最大的孜孜追求。
當時大戶人家經常會在祠堂擺祭品祭祀祖先。祭祖儀式結束後,會把祭品分發給眾人。羅友最擅長鑽這個空子,每次提前打聽到哪家準備祭祖,就會趕過去等著打秋風。
一次,因為羅友去得太早,祠堂還沒開門,他就守在祠堂門口耐心地等。主人家出來迎神時看到他,就問:“小羅,這大清早的你候在這幹嗎?”羅友大大方方地回道:“哦,我聽說你家祭祀,就想來討點兒好吃的,打打牙祭。”
祭祀禮畢,羅友就不客氣了,一個箭步衝上去,甩開腮幫子狂吃一氣。吃飽飯菜一抹嘴,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梟雄桓溫擔任荊州刺史時,羅友在他手下當從事。
儘管有了固定工資拿,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羅友依然不改吃貨本色,逮著誰就在誰家蹭吃蹭喝。難得的是,他一點兒不挑食,鮑魚燕窩當然更好,饅頭鹹菜也不嫌棄。
對於這點兒,桓溫看不過眼,就訓他說:“你個沒出息的東西,就知道整天到處騙吃騙喝,想吃白食為啥不來找我?”
羅友一翻白眼傲嬌地說:“嗯哼,找你蹭飯吃,能靠譜嗎?那還不得吃了今天愁明天。”
桓溫大笑,也不計較他的冒犯。
車騎將軍王洽要出行,桓溫為他組織飯局送別。羅友不請自來,號稱有要事要向桓溫當面彙報。桓溫就讓人給他安排座位,邊吃邊聊。
酒桌上,吃貨的表現總是最搶眼的。就看羅友一屁股坐下後,兩耳不聞身邊事,一心只顧滿足味蕾,旁若無人地揮箸如飛,風捲殘雲般大享饕餮盛宴。酒足飯飽後,羅友甩甩袖子,準備閃人。
桓溫一眼瞧見了,就招呼他:“哎哎,羅從事,留步留步。”羅友一個急剎車停住腳步,回過頭一臉困惑地問:“嘛事兒?”
桓溫一臉鬱悶地說:“是你嘛事兒才對好吧,剛才不是你火急火燎地說找我彙報事情嗎?怎麼事情還沒說,你就要走人了?”
就看羅友臉不紅心不跳,摩挲摩挲撐得滾圓的肚子,衝著桓溫微微一拱手,很老實地說:“哦,我沒啥事要彙報的。就是聽說白羊肉味美無比,但我活了小半輩子還從沒有吃過。這不,聽說你給王將軍設宴餞行,菜品安排有傳說中的白羊肉,我就特地趕過來嚐嚐是啥滋味兒了。果然味道還不錯。現在我已經吃飽,就不耽誤你們聊天了。我先告辭,各位慢用。”
後來,羅友被任命為廣州刺史。臨行前,桓溫的弟弟桓豁請他吃飯,並約好一眾同事為他餞行。結果,令人意外的是,大吃貨羅友居然推掉了,還頗為傲嬌地說:“非常抱歉哦豁哥,我已經跟朋友約好共進晚餐了,不如咱們抽空改日再聚。”
桓豁不信,就派人偷偷跟著他,發現他居然去了桓豁手下一個掌管文書的小吏家裡,兩個人就著粗茶淡飯,吃喝說笑,歡樂無限。
羅友為官清廉,不願利用職權撈取外快,一家人日子過得很清貧。
有一天,羅友突然神秘地對他兒子說:“你爹我也是個有錢人哦,我有可供五百人吃飯的餐具。”
他兒子唬了一跳,難不成老爹還是個隱形的大富翁,我還是個富二代?這下發了發了。
於是全家總動員,將家裡翻了個底朝天,終於在床底下發現了羅友所說的財產──兩百五十套烏樏(一種便宜的黑色食盒,一套可供兩人分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