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刻苦勤勉。《新唐書·陸贄傳》:“今生亂失序之事不可追矣,其資治興邦之業,在刻勵而勤脩之。” 宋 曾鞏 《故翰林侍讀學士錢公墓誌銘》:“刻勵就學,並日夜,忘寢食。”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學使者衷蕳肅公□ 入黌宮,能自刻勵,以豪傑自命,從(袁可立)問業者雲集”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一:“天下後進讀公之集,始知刻勵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