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huàn shā xī | 注音 | ㄏㄨㄢˋ ㄕㄚ ㄒㄧ |
首字母 | hsx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1.見"浣溪沙"。 2.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紹興縣南若耶山下,溪旁有浣紗石,相傳為西施浣紗處。 3.水名。在浙江省青田縣長壽峰。相傳南朝宋謝靈運遇浣紗仙女於此。見《浙江通志.山川》引《括蒼匯記》。 |
《浣溪沙》唐玄宗時教坊名,後用為詞調。沙,一作“紗”。有雜言、齊言二體。唐、五代人詞中,見於敦煌曲子詞者,均為雜言;見於《花間》、《尊前》兩集,多為齊言,亦有雜言。至北宋,雜言稱為《攤破浣溪沙》(破七字為十字,成為七言、三言兩句);齊言仍稱為《浣溪沙》(或《減字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