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kěn ní yà | 注音 | ㄎㄣˇ ㄋㄧˊ ㄧㄚˋ |
首字母 | kny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東非國家。臨印度洋。面積5826萬平方千米。人口2540萬(1994年)。首都內羅畢。大部分為高原。赤道橫貫中部,大多屬熱帶高地氣候。居民多從事農牧業,咖啡和茶葉是主要出口商品。旅遊業為外匯重要來源之一。 |
肯亞共和國(The Repubpc of Kenya)位於非洲東部,赤道橫貫中部,東非大裂谷縱貫南北。東鄰索馬利亞,南接坦尚尼亞,西連烏干達,北與衣索比亞、南蘇丹交界,東南瀕臨印度洋,海岸線長536公里。國土面積的18%為可耕地,其餘主要適於畜牧業。
全境位於熱帶季風區,但受其地勢較高的影響,為熱帶草原氣候,降水季節差異大。全年最高氣溫為22-26℃,最低為10-14℃。
肯亞是人類發源地之一,境內曾出土約250萬年前的人類頭骨化石,公元7世紀,非洲東南沿海地帶形成一些商業城市,阿拉伯人開始到此經商和定居。
肯亞是一個有潛力的市場,肯亞政府在2030年遠景規劃中,將能源、基礎設施和建築業、農業、製造業、採礦業、旅遊業、批發和零售業、金融服務業和資訊產業等列為重點發展領域。
2015年10月28日,第70屆聯合國大會改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肯亞成功獲選,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2018年5月2日,被亞投行批准為意向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