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謂逐條對答天子的垂詢。《漢書·梅福傳》:“後去官歸壽春,數因縣道上言變事,求假軺傳,詣行在所條對急政,輒報罷。” 顏師古 注:“條對者,一一條錄而對之。” 宋 蘇軾 《張文定公墓誌銘》:“公既草制書,又條對所問數千言,夜半與制書皆上。”《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一回:“秦王召蔡澤見於便殿,問計兼併六國之計。蔡澤從容條對,深合秦王之意,即日拜為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