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息;擱置。《後漢書·蔡邕傳》:“是時奉公者欣然得志,邪枉者憂悸失色。未詳斯議,所因寢息。”《北齊書·循吏傳·張華原》:“人懷感附,寇盜寢息。”《廿載繁華夢》第二回:“恐真個查辦出來,礙著海關大臣的情面,若有牽涉,覺得不好看,就把這事寢息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