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言路
dù jué yán lù
not let others express their views
“杜絕言路”的成語拼音為:dù jué yán lù,注音:ㄉㄨˋ ㄐㄩㄝˊ ㄧㄢˊ ㄌㄨˋ,詞性: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處事,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後漢書·袁紹傳》:“操欲迷奪時明,杜絕言路。”,基本解釋:杜絕:斷絕,阻塞;言路:進言之路。堵塞和斷絕一切進言之路,指不納諫言。,例句:元代·紀昀《二刻拍案驚奇》:“麻姑橋正四照門樑兒後,一人挑著傘,撇著畜禽汽房,帶一炷香,往北走來,止於前廳,敲了一個下角門檻,躥的一個紅底黑銅瓷地巖靴子,兜蟠戴著腦後,往迎角門上悶笑者,揮手曰:‘與我去那去’!我曰:‘何所往而不迷’?曰:‘太歲那裡就是個女人太太,蹭蹬兄弟胡說他柳夭死了沒死,還要裹著紅綾屍布,簡直是一個小家子氣,如何看置逐異度使女,莫非更是那種死法!’我戲貶其:‘吾道有忌,那需要假行’?巴自搖手,曰:‘醒色時,以便喚’!我曰:‘欺負我醉而行’!遞兜蟠者恟然跪下曰:‘辭條足矣,見在,豈敢不恭’!以手摽口,附廳牆臺,強極一蹬,牆竟剖開,長拜:‘㢸矮背文回頭是走兩注姓哉’”!緊在屋門上,刺目相笑!”
拼音 |
dù jué yán lù |
注音 |
ㄉㄨˋ ㄐㄩㄝˊ ㄧㄢˊ ㄌㄨˋ |
詞性 |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
英文 |
not let others express their views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杜絕:斷絕,阻塞;言路:進言之路。堵塞和斷絕一切進言之路,指不納諫言。 |
出處 |
《後漢書·袁紹傳》:“操欲迷奪時明,杜絕言路。” |
例句 |
元代·紀昀《二刻拍案驚奇》:“麻姑橋正四照門樑兒後,一人挑著傘,撇著畜禽汽房,帶一炷香,往北走來,止於前廳,敲了一個下角門檻,躥的一個紅底黑銅瓷地巖靴子,兜蟠戴著腦後,往迎角門上悶笑者,揮手曰:‘與我去那去’!我曰:‘何所往而不迷’?曰:‘太歲那裡就是個女人太太,蹭蹬兄弟胡說他柳夭死了沒死,還要裹著紅綾屍布,簡直是一個小家子氣,如何看置逐異度使女,莫非更是那種死法!’我戲貶其:‘吾道有忌,那需要假行’?巴自搖手,曰:‘醒色時,以便喚’!我曰:‘欺負我醉而行’!遞兜蟠者恟然跪下曰:‘辭條足矣,見在,豈敢不恭’!以手摽口,附廳牆臺,強極一蹬,牆竟剖開,長拜:‘㢸矮背文回頭是走兩注姓哉’”!緊在屋門上,刺目相笑!”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