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路叟之憂

lù sǒu zhī yōu
the worry of an old man on the road
“路叟之憂”的成語拼音為:lù sǒu zhī yōu,注音:ㄌㄨˋ ㄙㄡˇ ㄓ ㄧㄡ,詞性:名詞短語;作主語、賓語、定語;無貶義,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漢·劉向《說苑·敬慎》:“孔子行遊,中路聞哭者聲,其音甚悲……見之,丘吾子也,擁鐮帶索而哭。孔子闢車而下問曰:‘夫子非有喪也,何哭之悲也?’丘吾子對曰:‘吾有三失。’孔子曰:‘原聞三失。’,基本解釋:指百姓的疾苦。,例句:丘吾子曰:‘吾少好學問,周遍天下,還後,吾親亡,一失也;事君奢驕,諫不遂,是二失也;厚交友而後絕,是三失也。樹欲靜乎風不定,子欲養乎親不待。’”
拼音 lù sǒu zhī yōu
注音 ㄌㄨˋ ㄙㄡˇ ㄓ ㄧㄡ
詞性 名詞短語;作主語、賓語、定語;無貶義
英文 the worry of an old man on the road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指百姓的疾苦。
出處 漢·劉向《說苑·敬慎》:“孔子行遊,中路聞哭者聲,其音甚悲……見之,丘吾子也,擁鐮帶索而哭。孔子闢車而下問曰:‘夫子非有喪也,何哭之悲也?’丘吾子對曰:‘吾有三失。’孔子曰:‘原聞三失。’
例句 丘吾子曰:‘吾少好學問,周遍天下,還後,吾親亡,一失也;事君奢驕,諫不遂,是二失也;厚交友而後絕,是三失也。樹欲靜乎風不定,子欲養乎親不待。’”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路人皆知
下一個成語: 路無拾遺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憂心如搗憂愁得像有東西在搗心一樣。形容十分焦急。
  • 憂讒畏譏擔憂被讒言中傷。
  • 憂憤成疾憂愁氣憤得病了。形容極其憂憤。
  • 憂公忘私關心公益,不顧私利。
  • 憂國愛民憂心國家,愛護百姓。
  • 憂國奉公心懷國家,努力做好工作。
  • 憂國忘家因憂慮國事而不考慮自己的家事。
  • 憂國憂民為國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運而擔憂。
  • 憂患餘生憂患:困苦患難;餘生:大災難後僥倖存活的生命。指飽經患難之後僥倖保全下來的生命。
  • 憂深思遠深刻憂慮,長遠打算。
  • 憂盛危明猶言居安思危。指隨時有應付意外事件的思想準備。
  • 憂心忡忡忡忡:憂慮不安的樣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憂愁。
  • 憂心悄悄憂慮不安的樣子。
  • 憂心如焚如焚:象火燒一樣。心裡愁得象火燒一樣。形容非常憂慮焦急。
  • 憂形於色形:表現。憂慮的心情在臉上表現出來。形容抑制不住內心的憂慮。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路不拾遺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 路斷人稀路被隔斷,行人稀少。形容某種災害嚴重,以致路無行人。
  • 路見不平指見到不平的事。
  •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在路上遇見欺負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幫助受害的一方。舊時為人們所稱道的一種俠義行為。
  • 路絕人稀指道路阻絕,人煙稀少。
  • 路柳牆花路邊的柳,牆旁的花。比喻不被尊重的女子,指妓女。
  • 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路叟之憂指百姓的疾苦。
  • 路無拾遺指東西掉在路上,人們不會撿起據為己有。形容社會風尚好。
  •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
  • 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路途遙遠,才可以知道馬的力氣的大小;經歷的事情多了,時間長了,才可識別人心的善惡好歹。
  • 路遠迢迢形容路途遙遠。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