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奔西竄
dōng bēn xī cuàn
flee in all directions
“東奔西竄”的成語拼音為:dōng bēn xī cuàn,注音:ㄉㄨㄥ ㄅㄣ ㄒㄧ ㄘㄨㄢˋ,詞性:作謂語、狀語;指到處亂跑,年代:近代成語,出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二回:“錢塘縣派差去查過,果然那些狗東奔西竄,踐踏田禾。”,基本解釋:跑到東,又竄到西。到處逃竄。同“東逃西竄”。,例句:戰國時期,楚國名將項燕因戰功卓著,但由於與國君之間的矛盾,被迫頻繁東奔西竄,四處流亡,最終落得悲慘的下場。
拼音 |
dōng bēn xī cuàn |
注音 |
ㄉㄨㄥ ㄅㄣ ㄒㄧ ㄘㄨㄢˋ |
詞性 |
作謂語、狀語;指到處亂跑 |
英文 |
flee in all directions |
年代 |
近代成語 |
解釋 |
跑到東,又竄到西。到處逃竄。同“東逃西竄”。 |
出處 |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二回:“錢塘縣派差去查過,果然那些狗東奔西竄,踐踏田禾。” |
例句 |
戰國時期,楚國名將項燕因戰功卓著,但由於與國君之間的矛盾,被迫頻繁東奔西竄,四處流亡,最終落得悲慘的下場。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