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調絲品竹

tiáo sī pǐn zhú
Stir fried bamboo
“調絲品竹”的成語拼音為:tiáo sī pǐn zhú,注音:ㄊㄧㄠˊ ㄙ ㄆㄧㄣˇ ㄓㄨˊ,詞性: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音樂,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明·湯顯祖《紫簫記·假駿》:“自家鮑四娘,調絲品竹,蚤謝同心;挾策追鋒,還推老手。”,基本解釋:指吹彈樂器。,例句:唐代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寫道:“調絲品竹饒清音,曲罷曾欲孤飛深。”表示對於音樂的欣賞和對樂器的熟悉。
拼音 tiáo sī pǐn zhú
注音 ㄊㄧㄠˊ ㄙ ㄆㄧㄣˇ ㄓㄨˊ
詞性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音樂
英文 Stir fried bamboo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指吹彈樂器。
出處 明·湯顯祖《紫簫記·假駿》:“自家鮑四娘,調絲品竹,蚤謝同心;挾策追鋒,還推老手。”
例句 唐代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寫道:“調絲品竹饒清音,曲罷曾欲孤飛深。”表示對於音樂的欣賞和對樂器的熟悉。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調神暢情
下一個成語: 調停兩用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以"調"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調和鼎鼐鼎:古代烹調食物的器具,三足兩耳;鼐:大鼎。於鼎鼐中調味。比喻處理國家大事。多指宰相職責。
  • 調兵遣將調動兵力,派遣將領。泛指調動安排人力。
  • 調虎離山設法使老虎離開原來的山岡。比喻用計使對方離開原來的地方,以便乘機行事。
  • 調絃品竹吹奏樂器。同“調絲品竹”。
  • 調唇弄舌①耍嘴皮子,縱談。②搬弄是非。亦作“調唇弄舌”。
  • 調詞架訟指調唆他人訴訟。
  • 調風變俗猶言移風易俗。
  • 調風弄月調弄風月。比喻男女間的談情說愛。
  • 調和陰陽使陰陽有序,風調雨順。舊多指宰相處理政務。
  • 調理陰陽猶言調和陰陽。
  • 調良穩泛馬匹調良,行船穩泛。指路途平安。
  • 調墨弄筆指玩弄文字技巧。
  • 調三惑四指挑撥是非。同“調三斡四”。
  • 調三窩四指挑撥是非。同“調三斡四”。
  • 調三斡四指挑撥是非。
  • 調舌弄唇猶言調唇弄舌。
  • 調神暢情使精神順適,情緒歡暢。
  • 調絲品竹指吹彈樂器。
  • 調停兩用指居間觀望,騎牆投機。
  • 調脂弄粉①指婦女塗抹脂粉,整容打扮。②喻指詩文的富麗香豔。
  • 調朱傅粉調弄、塗抹脂粉。比喻刻意修飾。
  • 調朱弄粉調弄脂粉,打扮妝飾。
  • 調嘴調舌指耍嘴皮子,搬弄是非。同“調唇弄舌”。
  • 調嘴弄舌調嘴:耍嘴皮。指背地裡說人閒話,搬弄是非。
  • 調嘴學舌調嘴:耍嘴皮。指背地裡說人閒話,搬弄是非。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