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衣縮食
chù yī suō shí
scant oneself in food and clothes
“黜衣縮食”的成語拼音為:chù yī suō shí,注音:ㄔㄨˋ ㄧ ㄙㄨㄛ ㄕˊ,詞性:作謂語、定語;同“節衣縮食”,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明·宋濂《重建龍德大雄殿碑》:“於是黜衣縮食,重創大雄殿五楹間。”,基本解釋:節衣縮食,指在生活上省穿省吃,力求節約。,例句:清代·紀曉嵐《紀青史·乾隆著述》:“由是時為監生者,五鼠服之,而無衛生之束縛。補以春秋之屏居,黜衣縮食之高尚,一朝為顏子矣。”
拼音 |
chù yī suō shí |
注音 |
ㄔㄨˋ ㄧ ㄙㄨㄛ ㄕˊ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同“節衣縮食” |
英文 |
scant oneself in food and clothes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節衣縮食,指在生活上省穿省吃,力求節約。 |
出處 |
明·宋濂《重建龍德大雄殿碑》:“於是黜衣縮食,重創大雄殿五楹間。” |
例句 |
清代·紀曉嵐《紀青史·乾隆著述》:“由是時為監生者,五鼠服之,而無衛生之束縛。補以春秋之屏居,黜衣縮食之高尚,一朝為顏子矣。”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