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枝源派本

zhī yuán pài běn
Branches and branches
“枝源派本”的成語拼音為:zhī yuán pài běn,注音:ㄓ ㄩㄢˊ ㄆㄞˋ ㄅㄣˇ,詞性: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宋·葉滴《題陳壽老論孟紀蒙》:“天台陳耆卿生晚而又獨學,奚遽筆之書?然觀其簡峻捷疾,會心切己,則非熟於其統要者不能入也;總括凝聚,枝源派本,則非博於其倫類者不能推也。”,基本解釋:指尋根究源,尋求和追究事物的根本。,例句:宋代·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只恐郎君腰下刀,見得我枝源派本!”
拼音 zhī yuán pài běn
注音 ㄓ ㄩㄢˊ ㄆㄞˋ ㄅㄣˇ
詞性 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英文 Branches and branches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指尋根究源,尋求和追究事物的根本。
出處 宋·葉滴《題陳壽老論孟紀蒙》:“天台陳耆卿生晚而又獨學,奚遽筆之書?然觀其簡峻捷疾,會心切己,則非熟於其統要者不能入也;總括凝聚,枝源派本,則非博於其倫類者不能推也。”
例句 宋代·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只恐郎君腰下刀,見得我枝源派本!”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枝葉相持
下一個成語: 知彼知己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本固邦寧指人民安居樂業則國家太平。
  • 本來面目原為佛家語,指人的本性。後多比喻事物原來的模樣。
  • 本末倒置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 本末源流源:水源。流:從水源向下遊流去的水。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先後。
  • 本同末離本旨相同而途徑不同。
  • 本同末異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來的末流則有所不同。
  • 本鄉本土指本地,家鄉。
  • 本相畢露原形完全顯露了出來。
  • 本小利微微:薄。本錢小,利潤薄。指買賣很小,得利不多。
  • 本性難移移:改變。本質難於改變。
  • 本支百世指子孫昌盛,百代不衰。
  • 本枝百世指子孫昌盛,百代不衰。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枝別條異比喻頭緒紛亂。
  • 枝布葉分比喻後裔支派分佈甚廣。
  • 枝詞蔓說指繁冗蕪雜的言論。
  • 枝詞蔓語指繁冗蕪雜的言辭。亦作“枝辭蔓語”。
  • 枝辭蔓語指繁冗蕪雜的言辭。同“枝詞蔓語”。
  • 枝大於本樹枝比樹幹大。比喻臣下勢力超過皇上。
  • 枝對葉比枝葉相對並列。比喻駢體文對偶句式。
  • 枝繁葉茂枝葉繁密茂盛。
  • 枝分縷解指詳盡而有條不紊地辨別分析。
  • 枝分葉散比喻後裔支派分佈甚廣。同“枝布葉分”。
  • 枝附葉從枝葉附從於樹幹。比喻依附的部屬。
  • 枝附葉連比喻上下關係緊密。同“枝附葉著”。
  • 枝附葉著比喻上下關係緊密。亦作“枝附葉連”。
  • 枝附葉著比喻上下關係緊密。亦作“枝附葉連”。
  • 枝附影從枝條附著樹幹,影子隨從形體。比喻追隨模訪。
  • 枝幹相持比喻相互扶持。同“枝葉相持”。
  • 枝節橫生比喻在處理問題過程中意外地發生岔子。
  • 枝流葉布比喻後裔支派分佈甚廣。同“枝布葉分”。
  • 枝末生根樹木的枝梢上生根。比喻不合事理,不可能。
  • 枝外生枝比喻派生、繁衍而出者。同“節外生枝”。
  • 枝葉扶疏①形容枝葉繁茂四布,高下疏密有致。②比喻分析事理詳明縝密。③比喻興旺發展。
  • 枝葉扶蘇形容枝葉繁茂四布,高下疏密有致。
  • 枝葉相持比喻相互扶助。
  • 枝源派本指尋根究源,尋求和追究事物的根本。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