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分族解
zhī fē zú jiě
Disintegration
“支分族解”的成語拼音為:zhī fē zú jiě,注音:ㄓ ㄈㄣ ㄗㄨˊ ㄐㄧㄝ ˇ,詞性: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年代:近代成語,出處:清·劉大櫆《烏程閔君墓誌銘》:“又善於誘掖,其言批豁暢朗,支分族解,騃童鈍夫聞之,鹹如夢寐驚覺。”,基本解釋:把肢體與關節一一分開。族,骨節交錯盤結之處。比喻剖析義理,詳盡中肯。同“支分節解”。,例句:《論語·公冶長》中有一段話:“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這裡的“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就是對支分族解的例子。它表示處在親近的時候,就不孫不孝;而當距離遠離時,又會怨恨對方。
拼音 |
zhī fē zú jiě |
注音 |
ㄓ ㄈㄣ ㄗㄨˊ ㄐㄧㄝ ˇ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
英文 |
Disintegration |
年代 |
近代成語 |
解釋 |
把肢體與關節一一分開。族,骨節交錯盤結之處。比喻剖析義理,詳盡中肯。同“支分節解”。 |
出處 |
清·劉大櫆《烏程閔君墓誌銘》:“又善於誘掖,其言批豁暢朗,支分族解,騃童鈍夫聞之,鹹如夢寐驚覺。” |
例句 |
《論語·公冶長》中有一段話:“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這裡的“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就是對支分族解的例子。它表示處在親近的時候,就不孫不孝;而當距離遠離時,又會怨恨對方。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