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與民除害

yǔ hǔ chú hài
get rid of an evil for the people
“與民除害”的成語拼音為:yǔ hǔ chú hài,注音:ㄩˇ ㄇㄧㄣˊ ㄔㄨˊ ㄏㄞˋ,詞性:作謂語;指清官或勇士,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漢·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丞相銜奉國威,為民除害,元惡大憝,心當梟夷。”,基本解釋:替百姓除禍害。,例句:明代·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二十六:“老虎拿住了只兔子,說是要與它咬一下舌頭嚥下去。兔子知道老虎是有惡意的,便央求老虎說:‘幹嗎和我一樣殘忍?我年輕你老,又小又弱,也不能給你什麼好吃的。撒撒白咬咬舌頭以後很快就消化了,同時也號召不少野兔子,野鹿,野豬,萬獸的君王們,都與民除害,使他們潰逃。’”
拼音 yǔ hǔ chú hài
注音 ㄩˇ ㄇㄧㄣˊ ㄔㄨˊ ㄏㄞˋ
詞性 作謂語;指清官或勇士
英文 get rid of an evil for the people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替百姓除禍害。
出處 漢·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丞相銜奉國威,為民除害,元惡大憝,心當梟夷。”
例句 明代·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二十六:“老虎拿住了只兔子,說是要與它咬一下舌頭嚥下去。兔子知道老虎是有惡意的,便央求老虎說:‘幹嗎和我一樣殘忍?我年輕你老,又小又弱,也不能給你什麼好吃的。撒撒白咬咬舌頭以後很快就消化了,同時也號召不少野兔子,野鹿,野豬,萬獸的君王們,都與民除害,使他們潰逃。’”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與虎添翼
下一個成語: 與民更始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害群之馬危害馬群的劣馬。比喻危害社會或集體的人。
  • 害人不淺給別人的損害非常之大。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與虎謀皮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惡人商量要他放棄自己的利益,絕對辦不到。
  • 與世沉浮與:和,同;世:指世人;沉浮:隨波逐流。隨大流,大家怎樣,自己也怎樣。
  • 與世無爭不跟社會上的人發生爭執。這是一種消極的迴避矛盾的處世態度。
  • 與狐謀皮比喻所謀之事有害於對方的切身利益,終難達到目的。
  • 與虎添翼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幫助壞人,增加惡人的勢力。
  • 與民除害替百姓除禍害。
  • 與民更始更始:重新開始。原指封建帝王即位改元或採取某些重大措施。後比喻改革舊狀。
  • 與民同樂原指君王施行仁政,與百姓休慼與共,同享歡樂。後泛指領導與群眾一起遊樂,共享幸福。
  •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給他人便利,他人也會給自己便利。
  • 與人為善與:讚許,贊助;為:做;善:好事。指贊成人學好。現指善意幫助人。
  • 與日俱增與:跟,和。隨著時間一天天地增長。形容不斷增長。
  • 與時推移隨著世道的變化而變化以合時宜。
  • 與時訊息指事物無常,隨時間的推移而興盛衰亡。消,消亡。息,孳生。
  • 與時偕行變通趨時。
  • 與世長辭辭:告別。和人世永別了。指去世。
  • 與世浮沉隨波逐流,附和世俗。
  • 與世俯仰隨波逐流,附和世俗。
  • 與世隔絕與社會上的人們隔離,斷絕來往。形容隱居或人跡不到的極偏僻地方。
  • 與世推移隨著世道的變化而變化以合時宜。
  • 與世偃仰偃仰:俯仰。指沒有一定的主張,隨大流。
  • 與受同科行賄和受賄的人受到同等的處罰。
  • 與物無競指與世人無所爭競。
  • 與物無忤指處世態度隨和,與人無所牴觸。
  • 與眾不同跟大家不一樣。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