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徵不信
wú zhēng bù xìn
not credible unless supported by evidence
“無徵不信”的成語拼音為:wú zhēng bù xìn,注音:ㄨˊ ㄓㄥ ㄅㄨˋ ㄒㄧㄣˋ,詞性:作謂語、賓語;用於書面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禮記·中庸》:“上焉者,雖善無徵,無徵不信,不信民弗從。”,基本解釋:徵:證據,驗證。沒有證據的話或事不可信。,例句:所謂夏禮、殷禮都已文獻無徵。“~”,故他所重視的是“鬱郁乎文哉”的周禮。★郭沫若《十批判書·孔墨的批判二》
| 拼音 |
wú zhēng bù xìn |
| 注音 |
ㄨˊ ㄓㄥ ㄅㄨˋ ㄒㄧㄣˋ |
| 詞性 |
作謂語、賓語;用於書面語 |
| 英文 |
not credible unless supported by evidence |
| 年代 |
古代成語 |
| 解釋 |
徵:證據,驗證。沒有證據的話或事不可信。 |
| 出處 |
《禮記·中庸》:“上焉者,雖善無徵,無徵不信,不信民弗從。” |
| 例句 |
所謂夏禮、殷禮都已文獻無徵。“~”,故他所重視的是“鬱郁乎文哉”的周禮。 ★郭沫若《十批判書·孔墨的批判二》 |
補充糾錯